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教学反思> 《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4-10-14 21:56:2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1

  《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时,以儿童熟悉的复习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先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去观察、去思考、去讨论;再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说一说,从具体的情景当中抽象出计算过程,把具体的操作与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帮助学生从实物中脱离出来再教学算式的个部分名称。最后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练习,达到熟练准确计算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重学生获得知识过程体验,培养因题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观察收集数据的能力。

  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带有“残缺美”的灵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准备的再好,一堂课就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总有很多的优缺点。如: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从1个十和3个一里面去掉3个一还剩下1个十”这样的语言,对于他们来说说起来是比较拗口的,尤其是新教师在引导上更为吃力。所以花费的时间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计算教学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在教学中,要更注重发挥学生善于表现得心理特征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孩子在本节课中会发现10加几或者是几加10就等于十几,十几减十就等于几,十几减几就等于十,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让学生在过程中不断的有思维的冲击。

  但在给加、减法家庭起名字时,我觉得自己为了赶时间,直裸裸的告诉它们名字,然后让学生齐读,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一个无限的空间去任意飞翔。没调动学生兴趣。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语言要更加形象、生动。在课堂教学中,语言则应该更加精炼。

《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2

  本节课,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些准备。本节课,通过摆1捆和3根小棒来说明10+3=13,3+10=13。13—3=10,13—10=3。这样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加、减法的关系,有助于教学用凑十法计算加法和用加法计算减法。

  本节课的知识比较简单,于是我就让学生多说,多动手操作,多练习,达到每个学生都能把本节课学会。由于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为了使学生感兴趣,同时避免计算教学的枯燥,在教学时,我注重发挥动手操作的功能,活跃了课堂气氛。一图四式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学起来比较容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内容,对于能力强的学生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对于能力差的学生仍然会接受较慢。

  因此,我安排先由老师“扶”着学,再到教师“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不但面向了全体学生,让不懂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懂,而且也满足了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自己探究的要求。加强操作和观察演示活动,以丰富学生关于数的`概念,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的理解数的概念。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数数、去理解、去观察。一方面使学生感到我们生活中充满着数,数就在我们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数量和顺序,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不管准备的怎么好,一节课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总有很多优缺点。由于课前准备不十分充分且经验不足,一些环节处理的不熟练和不够完整,驾驭课堂能力还需尽快提高。在课的设计方面,还应在动手操作后花时间认真总结出算法,让学生摆脱实物,直接清楚地说明算法,这点体现得不明显。

  知识的获取是在体验与探究中进行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捕捉和提出问题,能在探究过程中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正是我所追求的。体验是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评价、思考,把一个不太熟悉的可交流的对象有效地进行分析和理解。探究指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追问、探寻结果。上起来就感觉好了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吸取经验,多多钻研,也谢谢老师的指导。

《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3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熟练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上,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掌握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其实由于学前教育的普及,这部分内容的计算对于学生而言其实是不存在难度的。于是本节课的重点就很清晰的设定为:根据数的组成,理解算理。

  回顾我的本节课,课始,我组织学生对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了复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之后直接进入例题教学,列出一图四式,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根据数的组成来进行计算。之后组织练习。但一节课下来,我深刻察觉到:学生计算一点问题都没有,这部分计算大多数孩子是能熟练的。但学生始终无法以组成来说算理,每次都是我来引导学生说,对于算理学生问题较大。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不禁反思我本节课的教学,我总觉得本节课缺少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学了跟没学无差异?问题出现在哪了?于是我上网寻找一些资料,希望能帮我找到我本节课的问题所在。

  这样一句话让我突然感悟我的问题:《课标》提出要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开展有效的学习。对了,本节课我只是一味的让学生看算式说算理,这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是何其的抽象!教学中,加强操作和观察演示活动,可以丰富学生关于抽象的数和算理的概念,可以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的理解数的概念和算理。其实这还只是第一阶段,在组织相关巩固联系后,还应在课堂上做到让学生总结10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规律,这样在动手操作后认真总结出算法,有利于让学生摆脱实物,直接清楚地说明算法。知识的获取是在体验与探究中进行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能力培养的过程。不管准备的怎么好,一节课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总有很多优缺点。由于课前准备不十分充分,一些环节处理的不熟练和不够完整,驾驭课堂能力还需尽快提高。

《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4

  今天的数学课上。我教学了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口算。一方面。为了巩固10~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好准备。在前面的数数活动中。学生已经有了数出10,再数出几,就是十几的数数经验。所以在本节课中。将抽象为十加几就是十几以及相应减法的运算。

  新课一开始,。我先让同学从11至20各数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数字。用小棒摆一摆。让别人一眼就看出这个数是多少,同学们在摆的过程中。嘴巴说着这个数的组成。比如。十三,是有一个十和三个一组成的。接着。我让同学们看着你摆出的这个图列出四个算式。孩子们很快就列出了一图四式。我选择了其中的一个13的板书在黑板上。结合小棒图说一说算式中的13。10和3分别表示什么。然后。同桌交流一下。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接着全班交流。

  张峻然同学。在交流算法时说,我们可以把大数记在心中。然后伸出三个手指头接着往下数就可以得出十加三。等于十三,。我把这种接着数的方法称之为张俊然法,。

  王梓声同学说。像这种十加几的加法算式。我们可以直接想:十加几就是十几。我给大家总结称这是王梓声法。在王梓声法的引导下同学们总结出,十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十。得几。

  在教学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时,。我们班的夏一同学总结说我们可以先不看十位上的一。这样就变成了几加几。不过在写结果的时候。一定要记着把前面的十位再给加上。例如。十一加二,我们可以想。个位上的一加二等于三。写结果的时候,再把十位上的一写上就是十三。

  多么简便的'方法呀。我大力的表扬了夏一。她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原本是十几加几的数。通过夏一的好方法。就把十几加几变成了几加几,。这个方法老师给她起个名字叫夏一法。夏一的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在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中运用。也可以在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中运用。孩子们运用夏一的这种方法。简便了计算过程。降低了计算难度。全班同学用掌声和欢呼声感谢夏一的智慧贡献。

  由于没有同学说到用计数器,来帮忙计算,。我就把老师用的用计数器来计数的方法分享给同学们。大家发现。用计数器拨一拨的方式也很简便。例如。十三减二,我们可以在计数器上先拨十三。十位上一颗珠子,个位上三颗珠子。减二,怎么减呢,就在个位上去掉两颗珠子。结果就是十一。孩子们发现用计数器来计算的时候很直观,很简便。

  虽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通过运算深化学生对十一至二十各数的认识。不把运算方法的教学作为重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我们班有些同学的方法特别好,他们喜欢思考,善于表达,在交流和分享中,很多很好的方法,就被同学们掌握了。

  反思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操作活动少了,我本来觉得老师用计数器拨一拨就行,孩子们能理解,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这样的操作活动还不能少了,那今天晚上的作用就布置操作的作业,弥补不足。

  你有一种想法,我有一种想法,交流后就会有两种以上的想法,亲爱的孩子们期待着你们每节课上都能开出智慧的花朵。

【《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9加几教学反思04-03

《9加几》课后教学反思10-25

数学9加几教学的反思05-20

《8、7、6加几》教学反思07-18

8、7、6加几教学反思04-04

一年级数学上说课稿《10加几及相应减法》03-04

十几减几教学反思03-06

十几减八的减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11-25

几和第几教学反思04-07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