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经部>诗经> 《诗经》读后感

《诗经》读后感

时间:2024-10-19 12:01:53 诗经 我要投稿

【热】《诗经》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经》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诗经》读后感

《诗经》读后感1

  砌壶清茶,点支香烟,捧一本《诗经》陪伴着窗外皎皎的月光,心,已随着不羁的思绪飞越千山万水、踏尽关山叠嶂。从报国从军的壮志,建功立业的希翼,金戈铁马的雄姿,醉卧沙场的豪情,到月下的“佼人”,逾墙的“仲子”,墙偶的“静女”,在水一方的“伊人”……在泪水与欢笑相伴、怨恨与幸福交织的远古的爱情世界里,他们的嗔笑怒骂、喜怒哀乐,演绎着的一个个故事,或郎情妾意,或缠绵悱恻,或心伤欲绝,或望穿秋水……一切的一切都使我向往、令我感动。

  从见而倾心、爱而求之,到相携游乐、相亲相爱,经过不知多少次的悲欢离合,多少回的辗转反侧,诗人有情人在最后终是成了眷属。“关关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曲《国风关雎》道出了千百年来天下男子追求异性的心声:对雍容华贵的爱情追求和对理想幸福婚姻的渴望。即使追求时因“求之不得”而“辗转反侧”,却还是满怀希翼地“琴瑟友之”再“钟鼓乐之”,为博伊人一笑,倾家荡产又何妨?为成大好姻缘,失去江山亦甘心!

  男女最初的相悦往往缘于一次偶然的相遇,在一定的环境里,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甚至惊鸿一瞥,电光火花的瞬间爱的种子便萌生了;《郑风》中的《野有蔓草》描绘出了一青年男子在郊野邂逅一位请清纯秀丽女子,因其“清扬婉兮”的双眸而“与子皆臧”的故事,当中,绿意浓浓、生趣盎然的景色和诗人邂逅相遇的喜悦交相辉映,人类至纯至真的原始情感在这里彻底的爆发了;《溱洧》中的情调更是烂漫十分:绿草如茵、百花齐放的春日,在广阔无垠的郊外,清流潺潺的溱洧水边,成双入对的青年男女,在一起游戏,在一起戏水,他们打情骂俏,他们嬉戏追逐,到处都是开怀的笑声,到处都是青春的笑靥……以心相许是爱的升华,以身相报是爱的高潮,而对于这些青年男女来说,临别是以一根根的芍药相赠便是他们爱情的见证了。在这里,最简单最原始的示爱成了最烂漫最感人的玫瑰色的故事,成了永恒的岁月流痕!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寂寞清秋的早晨,在烟波浩淼的湖畔,诗人独自徘徊、往返寻觅,心中的“伊人”却远隔秋水,而“伊人”的身影容颜更是似有若无、隐约飘渺,所实在的,唯有挂满露珠在风中摇曳的'芦苇。一种淡淡地忧愁包在空中弥漫,仿佛中,哪片芦苇和秋水之外的伊人正缓缓地向我走来,我慢慢地伸出双手……

  在遥远漫长的岁月里,周王朝自他崛起的那一刻便不断与周边的国家进行着大大小小的战争,于是,有了战士驰骋沙场、浴血杀敌,便有了思妇翘首引颈、望穿秋水,一个个凄美悲凉的故事在遥远的年代不停的演绎着、流传着。从征夫们披上戎装的那一刻起,家中便有了形单影只的妻子在为他们祈祷盼望他们归来,到了乍暖还寒的早春,过了骄阳如火的酷暑,凄风萧瑟的深秋、雪花飞舞的寒冬转瞬又过了,“愿言思伯”使她们“首如飞蓬”(《卫风伯兮》)。女为悦己者容,然而,所爱的人不在面前,梳妆打扮还有什么意义呢?“首如飞蓬”痴情女子“未见君子,忧心靡乐”(《秦风晨风》),而她们所能做的只是为远方的征夫祈祷和向苍天发问“道之云远,曷云能来?”(《邺风雄雉》)。秋水望穿,空悲怆,独惆怅。

  “生死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我看来,这便是世间最为悲凉的诗,生与死,离与别,碌碌如我辈的人又如何能去支配它呢?德国诗人席勒认为,真正的爱情,是绝望的!这种绝望,是一种无法躲避、无法克服的命运。但是,站在茫茫的人海里默默地凝视最久远的时间、最遥远的国度,我看到的却是雅典娜的微笑和丘比特的神箭。我想,倘若真正的爱是绝望的,那么,爱情会因绝望而美丽,绝望也会因爱情而更加神圣。

《诗经》读后感2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题记

  叩开诗词的门扉,走入《诗经》的世界,我第一次领略到“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的空灵境界,明白了“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拥有诗情画意的世界”这句话的含义,感受到传承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的魅力。

  《诗经》之美在于静。它不同于现代作家所描绘的喧嚣都市。它的世界安宁祥和,拂去历史的尘埃,依然可以窥见诗中那个有着潺潺流水,暖暖斜阳,徐徐清风和袅袅炊烟的年代,恍然间,透过单纯的诗句,在你的心田缓缓开出一朵学名“静好”的花。

  《诗经》之美在于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少年惊鸿一瞥后,道出的青涩爱恋,是长河里始终飘摇的瑰丽诗篇。“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在最美的时光里,遇到对的人的坚贞爱情,是携手一生的誓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看到心爱之人身披嫁衣的欣喜若狂,正是因为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才会觉得她艳丽无双。《诗经》中的爱情令多少情人羡慕不已,而大抵只有诗词才能描绘出这般深情缱绻的爱情。

  《诗经》之美在于随。纵观全书,没有作茧自缚的宗教信仰,没有凉薄自利的思想观念,更没有硝烟四起的战争。这里只有着随性潇洒的华夏先民和怡然自得的生活,就像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宁静悠远。

  《诗经》是华夏千年文化所沉淀的精华,无论何时都带着惊心动魄的美。让人不得不感叹华夏文明的魅力。

  华夏传统文明有着上千年历史,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并在自身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不断改进,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令世界为之侧目。

  尽管中华文化十分优秀,却依然不被许多人理解,尤其是青少年。记得在一次阅读课上,我看《诗经》正入迷,忍不住轻笑出声,引得同桌好奇地凑过来,她扫了一眼便道:“这什么呀?乱七八糟的。”我不着痕迹地掠过她手中的言情书,笑着说:“没什么,一本很有名的书,而且挺有意思的。”她不屑地朝我手中的书瞥了一眼,顺带附赠了一个看异类的'眼神给我,才转回身去。我哑然失笑,心中有几分悲凉。

  这件事让我第一次真切认识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多么迫切的事,这需要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真正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是我国实现主义文学的源头。明人方孝孺早就说过:“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辞。”近人梁启超则认为:“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诚如胡适所言:“《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位置,谁都知道,他是世界上最古的有价值的一部文学著作,这是全世界公认的。”由此可见,《诗经》不仅对后世文学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代替的崇高地位,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中最可信赖的物化形态之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表现了一个青年男子思念心中爱慕少女,睡梦中都渴望与她结成伴侣的炽热情感。闻一多《风诗类钞》说:“《关雎》,女子采荇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是一首女子出嫁的颂歌。方玉润《诗经原始》曰:“此诗气体稍轻,故不得与《关雎》并,次《螽斯》后,别为一乐可也。然以如花胜玉之子,而宜室宜家。可谓德色双美,艳称一时。” 轻轻翻着一篇篇美文,转眼间,眼前不再仅是那浓浓的亲情,甜美的爱情,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股对时事的评价,对社会的批判,以及对那统治者压榨的叹息——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此诗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不堪忍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向往理想社会的强烈愿望。《毛诗序》曰:“《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此诗斥责卫国统治者不守礼法,厚颜无耻。 篇篇诗词,书写了代代历史;句句佳话,表达了人民的向往。

《诗经》读后感3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这三个古国的文明早已衰落并消失,只有古中国的文明保留了下来,并得到了发展,在经过长期的历史积后淀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文化,因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在这无边的中华文化大海中,有一颗金子之重在闪闪发光,不曾黯淡,那就是--《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经总集.现存的《诗经》共收录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都春秋中叶共500余年的名歌和朝庙乐章,传统上分为风、雅、颂三类。西周到春秋中叶的民风较为开放,人们一般都用诗歌直白的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因此从《诗经》中可以窥得当时的民风民情。其中最为人们所喜欢的是他的爱情诗。

  《关雎》是为人们所主旨的一首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好的女子是青年的好妻子,为此青年“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结果“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这首是描述了一个男子为追求心爱美好的女子使劲浑身解数,表达了男女之间最为纯洁的爱情。类似表达纯洁爱情的诗歌还有《静女》、《木瓜》等,当然爱情不都是美好的,因此也有《氓》这类的怨妇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归,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几句诗出自《采薇》。男子很早就去戍边守关,边关的军旅生活是艰苦的,性命没有保障、生活条件差这些都是其次,更为难过的是无边无际的孤独,在边关没人慰问、没人关心、没有家人的消息,心是空的!等到终于可以回家时,一切已经物是人非,自己也不再年轻,心情是沉重的,开头的几句试形容的就是他的心情。这首诗写出了广大将士戍边的辛酸。

  如在情人节,你收到的不是玫瑰花,而是一捧草,那草是城市里的人很难看到的芦苇。芦花轻扬,随风摇曳。啊,亲爱的,先别忙着皱眉疑惑,你耐心找找,在那捧柔韧的`草茎处,应该会有一张写了字的纸:“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是的,你收到的芦花就是那最著名的爱情草。这草在花店里是买不到的,甚至在城中都很难发现它的影子。两千多年的那个痴情男子早就告诉我们了,那是生长在河岸旁的一种迷离的植物,如同生长在爱情和理想的彼岸。如果,如果,你真的收到了它,那就给他一个微笑吧,哪怕你也如水之湄的那个女子,虽然并不一定爱,但在他的追求中你自有了不同寻常的美。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它可以让所有平凡的事物焕发神采,如同让一株芦苇变成古往今来最风致最耐人寻味的植物,只要我们是以爱的名义。“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蒹葭两个字的发音是那么平静淡然,但有了后面的苍苍,凄凄,瞬间把感情渲染得一片水意氤氲,山高水长。这个男子似乎不同于《诗经》中其他人,他是诗意的理想的,那水中央的梦中伊人比之具体的爱恋对象,更象心中的一个美好境界。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几句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们都出自《鹿鸣》。《鹿鸣》是一首燕飨诗,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主人向嘉宾或君主表达自己的热情和谢意,以及向人示好,暗示自己的忠诚。因此诗也是一种政治工具。

  《诗经》中还有其他主题,在此就比一一举例列举。《诗经》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历史、社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华文化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因此教育部门应该把,《诗经》中更多的诗歌以各种形式编入教材,让学生们从小学习,让他们充分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性,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深度。

《诗经》读后感4

  相比于唐诗宋词奢华雕砌的韵律和仪仗,诗经里的给人更多的是未经雕琢的真实感与冲击感。就好像唐诗是精雕细琢的窗棂檐角,满是技巧,仪态万千;而诗经则是一方古朴的石阶,苍凉的站在那里上千年。从刀耕火种,坎坎伐檀的时代里走来,沧海桑田,的屠刀亦无法磨灭的是属于诗经的最古老的魅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初读诗经,便是从这首《蒹葭》开始的。主人公辗转难寐,夙夜思念追求着自己心爱的姑娘,此刻,那一方溯洄曲折的河水也好似一座可以通往意中石桥,什么也不能阻挡主人公的脚步了。此情此意,纯朴真挚,令人不得不为之动容,也让我们从平庸琐屑的世俗之中思考着现如今我们缺少的那份纯朴的情感,这便是诗经所带给最初的悸动。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计30,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之风,或泼辣,或讽刺,或含蓄,或蕴藉,纯朴真挚,生趣盎然;诗之雅,或幽怨,或铿锵,或清雅,或柔润,言尽意远,激荡心灵;诗之颂,或肃穆,或雄健,或虔诚,或谦恭,回旋跌宕,意蕴无穷。

  作为古典文源头之一,《诗经》如同黄河一般,在这片华夏大地上流转延伸了上千年,不仅浇灌培育了世世代代的文人墨客,也浸润着数千年来不同阶层之人的心田,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源于歌谣,却又不止于歌谣,因此,《诗经》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文学之巅。

  而今,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都走得太快了,以至于在步履匆匆中遗失了原本属于我们最初的那份纯净。言情小说、修仙小说各种网络文学泛滥,试问,读之又有何价值?在金钱至上的物质社会里,还有多少人如诗经里的男女般勇敢追求自己的真爱?是啊,如今我们没有了沉重的.徭役和赋役,没有了统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我们甚至可以跨域空间和时间,不必如《蒹葭》里的男主人公般跨越山河险阻苦苦追寻,也不必像《卷耳》里的女主人公般隔却万水千山对远征的丈夫思念成河,我们都不用了。可是,灯红酒绿、车水马龙里,你是否还记得自己最初的信仰,它是否还被你所虔诚地信奉着?抑或是,它已经在觥筹交错间,随着碰撞的酒杯声一起遗落和破碎?

  你,还在吗?

  读《诗经》,使人在物欲横流的里获得宁静,让人感受着来自华夏古老大地上的无穷魅力,“最美不过诗经”,而那些泛滥的“文学”,亦不过尔尔。惟愿我中华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源远流长,故仿诗经一首,聊以记之。

  《凯风》——凯风自南,吹吾棘心。琼瑰睍睆,古韵长慉。吾自黽勉,待君栖迟。

《诗经》读后感5

  这是发生在济水渡口的一个爱情故事。她是一位待字闺中的美娇娥,他是她朝思暮想的心上人。他们彼此热恋,奈何一条济水将他们阻隔在两岸。海誓山盟,甜言蜜语之后,他们相约“携子之手,与子偕老”。

  而今眼看着匏瓜叶儿开始枯黄,眼瞅着面前的济水越长越高,眼瞧着正当嫁娶的秋令已经到来,她早早地来到济水渡口,等候着来把婚期确定,可是她等啊等,等啊等,却迟迟不见她心中期待的人儿出现。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她前来的行程?会不会因此而误了他们约好的婚期呢?焦急中等待着的她不由的在心底提醒爱人“深则厉,浅则揭”,谁如果深的话,你就连着衣裳过,谁如果浅的话,你就提起长衣来过河。总之,无论是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都要想办法克服,你一定要来这里把我迎娶啊。因为我在这里翘首期盼,等着做你的新娘呢!

  “有弥济盈,有鷕雉鸣”,眼看着济河水涨高了,白茫茫的一片,听着周围的野鸡吆吆地互相叫唤,禽鸟尚懂得在危难中相亲相爱,我的心上人你是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为什么迟迟不出现呢?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听雁鹅声声呼唤着雁鹅,看着太阳一出红济河,我早早地来到济河渡口,等候着你来我家确定结婚的日期。眼看着秋已深,冬将近,如果济水上冻的话,按照这里的规矩,我们便必须停办所有的嫁娶之事,你怎么能不找你呢?“士如归妻,迨冰未泮”,你如果有心来娶我,莫等冰封早过河吧。我此刻正焦急地等着你的到来,你怎么还不出现呢?

  渡口待渡的人越来越少了,“招招舟子,人涉卬否。”好客的船夫招招把船摆,众人都过河了,唯有我还在痴痴地等候着你,因为我坚信,你终究会克服千难万险,来到我们面前。所以我坚持要“卬须我友”,我也等候我心中的他过河来把我迎娶。这是多么坚贞的回答!

  纵然这渡口再无待渡之人,我也要在这里等候着你。因为在我心中:纵然是春风十里,也远远不如等你有意义!

  读《诗经》有感7

  “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空灵的歌声翩翩而至,不禁让我想起《诗经》。这一本唯美的诗集,就像一位佳人伫立在水中央,是多么的吸引人!但她其中的精髓真的需要细品呢!

  春天到了,芳菲满园,看那满树粉嫩的桃花,我会吟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每当我看到温暖的太阳与皎洁的月亮,我会吟诵“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每当我在网上看到我的偶像赵丽颖的图片,我就会想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每当我看见翠绿挺拔的竹子摇曳生姿,我会想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不管是亲情,爱情,友情,也不管是朝廷,民间,边塞,都在这本书得到阐述与诠释。读这本书,不仅能品最纯真的文字,也能窥得历史一角。

  我最喜欢的是《国风·卫风·木瓜》,这首诗令我想到“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从千里送来的鹅毛虽然很轻,但我的情谊是重于泰山。而《木瓜》中送的虽然是比鹅毛重的木瓜、琼琚,但表达的思想是一样的:“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尽管朱熹说这是写爱情的,但我觉得这是写友情的。这让我回忆起我小学时代的一个好闺蜜,自从我们成为好朋友后,她时常送礼物给我,而我只回赠过两次,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们的友情,因为礼物只是我们友谊的一种见证,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里都喜欢牵挂着彼此,对彼此的情谊是重于泰山的。现在的我们,尽管不在同一所学校,但我们依旧有联系,友情的温度并没有下降。

  诗经不仅让我体会到友情的珍贵,还让我感受到文字的美好。倾城倾国的美人,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读了这几句诗,我仿佛看见了庄姜从书中走出来一样,举止端庄优雅,相貌沉鱼落雁,身段曼妙多姿,如仙女下凡一般,令人回味无穷。还有《国风·陈风·月出》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将我带入一个静谧的`情景,皎洁的月亮,向大地撒满银光,它照耀在了月下的美人身上,映照出她姣好的面容,微风撩动她的头发,步态轻盈,让男子“劳心悄兮”。

  《诗经》还描写了劳动者的疾苦,《式微》中的“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这也许也道出了许多现代人的心声,哪个人不需要为生存奔波?只不过有的人干了一辈子,还是要起草贪黑,生存的很艰难。每次看到清洁工早早的出现在街道、小区,到晚上还能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我就会感叹:生活艰难!在这个世界上,哪个人会一劳永逸呢?同时我也想到日夜为我们操劳的父母,他们不仅要养育我们,同时也要辛苦地工作。我们不应该嫌弃父母这样那样,而应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才对呀。“肃肃宵征,夙夜在公”不正是许多父母的写照吗?我们有什么理由指责、埋怨我们的父母呢?

  今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开播。这一季在网上引起不小的争议,其中我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争议:主持人龙洋在形容一对革命中结缘的老夫妇时,用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诗在《击鼓》中意为:“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是形容战友之间的情谊。但现在很多人都理解成形容爱情的。有网友在底下评论,既然现在都是这样理解了,主持人用这句话也没问题吧?我倒觉得理解诗经就该理解它原来的意思,不该失去它原汁原味的意义、情感。读《诗经》是为了什么呢?不仅是为了陶冶情操,还是为了真切、正确的感受,书中的那一段历史不应误解它原来的意思,应还原它原本的美。

《诗经》读后感6

  打开《诗经》,一行行透着时代温度的文字随着上方阳光的跳跃,慢慢地氤氲了上一些色彩,在纸上晕开,最后,每一首诗,都拥有了它最独特最美丽的颜色,那个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烂漫风情。

  关关雎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子对女子一见钟情,朝思暮想的疯狂爱恋,这种得不到的思恋,又恰巧就像是荒郊野外开得漫山遍野的花的色彩,一意孤行,明明知道无人观赏但是依旧开的热烈豪放,就算隔着两千多年的时间长河,也依旧能品味出其中的'遮掩不住的感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河洲之上男子来回地寻求,渴望得到掩在迷雾之后的所爱,哪怕道阻且长也未让他死心,河洲上漫漫的芦苇和白霜慢慢地连成了一片纯净的白色,那么纯净,那么柔和,仿佛包含了世间上所有美好的祝愿和期许。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住,子宁不嗣音城墙之下女子哀怨地徘徊,恋人那青绿的衣领,无一不让她深深着迷,她哀怨地反问,而城墙下来回徘徊的脚印和那思念连绵成了一汪青绿,悠扬绵长,倾入心脾,其中又包含了一点女子的嗔怪。

  合上《诗经》,那些绚烂和痛苦的颜色也一并合上,我直了直身,这个季节,也正是冰雪消融的季节呢,那些《诗经》中美的令人惊叹的颜色,会在春天悄悄来临的。

《诗经》读后感7

  这是一首悼念亡妻的诗。

  作者心心念念的这件“绿衣”,应该是亡妻生前所穿之物,因此他触物生情,想念与自己感情深厚的妻子。通过重章叠句的表述,表现作者缠绵悱恻的感情。用寒风凄凉来表达心境之凄凉,表现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悲剧:你为我织造的衣服仍然在身,可那个为我加衣的人,你在哪里啊?

  这种睹物思人的写法为后世同类型的诗作广泛借鉴,最出名的是苏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东坡这首词也是触景生情,只不过是梦中所见而已。他想念亡妻,不是写缠绵悱恻,不是抒发呜呼哀哉,反而写的是“千里孤坟”,是“明月夜,短松冈”,通过那月夜下唯有青松作伴的孤坟,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景象,远比直接抒发情感要动人得多。全词中的感情都是内敛的,不话凄凉,无言相述,但那真实的、强烈的情感是根本不需要任何言语而能直接击碎人心的。尤其是上阙收尾的“纵使相逢应不识”,对应下阙开头的“小轩窗,正梳妆”,那种时空错乱的幻象更加让人唏嘘和悲痛。

《诗经》读后感8

  最美不过诗经。

  相比于唐诗宋词奢华雕砌的韵律和仪仗,诗经里的句子给人更多的是未经雕琢的真实感与冲击感。就好像唐诗是精雕细琢的窗棂檐角,满是技巧,仪态万千;而诗经则是一方古朴的石阶,苍凉的站在那里上千年。从刀耕火种,坎坎伐檀的时代里走来,沧海桑田,时间的屠刀亦无法磨灭的是属于诗经的'最古老的魅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初读诗经,便是从这首《蒹葭》开始的。主人公辗转难寐,夙夜思念追求着自己心爱的姑娘,此刻,那一方溯洄曲折的河水也好似一座可以通往意中人的石桥,什么也不能阻挡主人公的脚步了。此情此意,纯朴真挚,令人不得不为之动容,也让我们从平庸琐屑的世俗之中思考着现如今我们缺少的那份纯朴的情感,这便是诗经所带给我的最初的悸动。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计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之风,或泼辣,或讽刺,或含蓄,或蕴藉,纯朴真挚,生趣盎然;诗之雅,或幽怨,或铿锵,或清雅,或柔润,言尽意远,激荡心灵;诗之颂,或肃穆,或雄健,或虔诚,或谦恭,回旋跌宕,意蕴无穷。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之一,《诗经》如同黄河一般,在这片华夏大地上流转延伸了上千年,不仅浇灌培育了世世代代的文人墨客,也浸润着数千年来不同阶层之人的心田,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源于歌谣,却又不止于歌谣,因此,《诗经》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文学之巅。

  而今,在这个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都走得太快了,以至于在步履匆匆中遗失了原本属于我们最初的那份纯净。言情小说、修仙小说各种网络文学泛滥,试问,读之又有何价值?在金钱至上的物质社会里,还有多少人如诗经里的男女般勇敢追求自己的真爱?是啊,如今我们没有了沉重的徭役和赋役,没有了统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我们甚至可以跨域空间和时间,不必如《蒹葭》里的男主人公般跨越山河险阻苦苦追寻,也不必像《卷耳》里的女主人公般隔却万水千山对远征的丈夫思念成河,我们都不用了。可是,灯红酒绿、车水马龙里,你是否还记得自己最初的信仰,它是否还被你所虔诚地信奉着?抑或是,它已经在觥筹交错间,随着碰撞的酒杯声一起遗落和破碎?

  你,还在吗?

  读《诗经》,使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获得宁静,让人感受着来自华夏古老大地上的无穷魅力,“最美不过诗经”,而那些泛滥的“文学”,亦不过尔尔。惟愿我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源远流长,故仿诗经一首,聊以记之。

  《凯风》——凯风自南,吹吾棘心。琼瑰睍睆,古韵长慉。吾自黽勉,待君栖迟。

《诗经》读后感9

  五千多年前,富饶的黄河流域孕育出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和华夏文化。它如黄河中的浪花,拍打着文明的礁石,碰撞出了阵阵火花。而《诗经》,正是这火花中最为耀眼的一束。

  初读《诗经》,我并不了解其中的含义,只是觉得它很有趣。“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子之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子之于归,宜其家人。”看着《桃夭》,我情不自禁地大声读了起来。诗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虽然当时并不知道其中真正内涵,但却无端地感到它十分具有美感,诗意盎然。

  再读《诗经》,已是初中。此时的我,已经对诗歌有了一定了解,大体知道诗歌的内涵。我再次翻开《诗经》,读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的眼前立刻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正是暮秋时节,岸边的芦苇郁郁葱葱,像一大片绿色的云,交织着美好的梦。清晨的白露静悄悄地趴在芦苇上,像一块透明的水晶。河水萦迂,挡住了去路,一位女子在水的那一边,与芦苇交相辉映,可望而不可及,只能远远地看见她在芦苇丛中的笑靥······古诗的'意境竟如此美妙!

  读《式微》,同样让我感慨万千。天色将晚,可劳动者却依然为了君主劳累奔波,字里行间都可看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切与对君主的愤懑,令人动容。一连串的疑问、质问,更是彰显出了作者对君主劳役人民的不满,通过这一篇作品,我们更是看到了一双怜悯而愤怒的目光,体悟到了他声嘶力竭的呐喊······

  读《硕鼠》,我体会到了君主阶级对劳动阶级无情的剥削,知道了世间冷暖;读《扬之水》,我领略到了百姓对明君的渴望,明白了庶民之心;读《考》我体会到了归隐的乐趣,体会了人生百态······

  《诗经》给我以启迪,陪伴我成长。倘若岁月静好,闲暇无事,我定会手捧一本《诗经》,让它伴我,度过一个寂寞的黄昏。

《诗经》读后感10

  在雨雪纷飞的日子里,守卒终于踏上了归途。这本来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我们在这里看不到一丝欢乐,只感到一丝悲伤。长期的守边生活在守卫士兵的心中留下了不可弥补的精神创伤。他带着一颗破碎的心走向家乡。他悲伤地想起:“过去我去了,杨柳依依”——当我离开家乡的时候,正是春天,柳丝低吹;今天呢?“今天我来想想,雨雪飞飞”——今天我回到家乡,却是雪花漫天飞舞的冬天。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受,而是用春天随风飘动的柳丝来渲染过去在路上的依依不惜的感受,用大雪来表达今天回家的艰辛和内心的'悲伤,让缠绵、深邃、飘忽的情怀自然从风景画面中流出,含蓄而深远,味道无穷。

  这四句话是诗经中情景交融的名句。“依依”和“飞飞”这两组叠词,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柳枝婀娜的姿态和大雪的飞舞,也生动地揭示了守卫士兵的内心世界。

  “杨柳依依”展现了他春天出征时对家乡和亲人的不情愿。“雨雪”让我们想起了他在旅途中经历的许多磨难,衬托出他回家时的悲伤和愤怒。

  读完《蔡伟》后,我想到有多少士兵在诗歌中无法回家,有多少人在战争中流离失所,有多少家庭死亡。我很高兴我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你可以集中精力学习,享受家庭带来的温暖。我希望世界上没有战争,永远充满和平。·

《诗经》读后感11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说起《诗经·邶风·击鼓》,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没有听过。但是说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以说是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由此,便能够显而易见地感受到这句词作的巨大魅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完全不了解这句词前后的语句和背后的故事,都能感受到那种爱情的美好。两个人,相知相守、一起老去,这样平平淡淡的感情,却正是我一直以来向往的。而顺着这句话,搜索到了全诗,再仔细了解和品读这首作品,又让我有了更多的感触。全诗的内容主要是写一位卫国兵士远戍陈宋,久役不得归,回忆起新婚时与妻子的誓言而残酷的现实却使誓言落空。作品中的主人公因为战争远走他乡,久久不得归家,他的.怨恨、愤懑、孤独和茫然在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而在这样的情绪之中,主人公对爱人的思念以及无法兑现诺言的自责和遗憾也就显得更加深刻。这样一个战争的背景,与其中所描绘的爱情互相成就。在残酷的战争中,这样真挚的爱情显得更加的可贵与刻骨铭心;而这样的感情,更加深刻地表达出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也更能够打动读者的心,引发共鸣与共情。那种遗憾令人感慨唏嘘,也引发了我们自己的思考。既然我们现在有机会,为什么不好好珍惜身边人呢?这篇作品,有大的格局,也有细腻的情感,能传诵千古,自然也不足为奇了。

《诗经》读后感12

  《诗经》是一部文学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经典作品。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实,在《诗经》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关雎》中大多数的男女都是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兵法,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兵法的佼佼者。而在《诗经》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关于《诗经》的精彩诗词。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些诗,都表现出了她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而在《关雎》一诗中,我们更发现了他们对自己爱情的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在《关雎》中最后一句。是说她爱上了一个有金刚刚坏脾气的'贵族青年子,而其中的另一个少女子却深深的爱上了这个有金刚刚好的帅哥。可以看出,她们在爱情面前,表现出了不同于少女子的气质。她们在爱情方面的表现是不同于少女子的气质和举止。

  《诗经》中的爱情篇章,都是关于爱情的,都是关于生活的。我想这也正是这部书在当时社会上的广度所致。

《诗经》读后感1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河边的芦苇青苍苍,洁白的露水凝成霜。所说的这个意中人,就在河水的那一边。逆着水追赶她,道路艰险又长;顺着水追随她,她像在水中央……这声音,不就是那深遂悠远的歌声吗?那源自《诗经》中优美动听的旋律。

  《诗经》源于民间,源于那些朴实的劳动者,倾听他们的劳动,倾听他们的爱情,那些纯洁美丽的故事在《诗经》中浅浅地唱着。“采采苤苡,薄言掇之。采采苤苡,薄言捋之。”那些劳动妇女们,在采摘苤苡时的喜悦与笑声汇成了一首歌,聆听它时,我感受到她们在劳动中得到的无限快乐。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得关,载笑载言。”那是天真的女子,对“氓”的痴迷。“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子沉迷于男子不可脱身。聆听这道《氓》,感受到的是女子被氓被叛的深深无奈之情,而坚强的女子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吟唱这支悲泣之歌。聆听之中她的凄婉坚贞感动着我。

  而这仅仅只是《诗经》中的一小部分,诗经更以其“雅”、“颂”另外两部分向后人讲诉了贵族祭祀、祈祷丰年、歌颂祖德,更有帝王贵族之颂歌。倾听《诗经》,令我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朴实、纯洁的情感;倾听《诗经》,我从中学会了“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报恩之心。它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欲俗气的'情感文学圣典。作为民族青春时代的自由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它昭示后人主体精神自由的美好与它存在的意义。

  在学习诗歌中,我学习《诗经》,在学习《诗经》中我聆听到那悠远的声音。那源于人类原始的音乐,那犹如蓝天般澄净的诗歌,那摆脱了世俗尘杂的洁净的世界。它是文字的圣典,是文学的瑰宝!

  悠悠《诗经》,荡涤着我的身心,聆听于其中,仿若身处世外桃源来到一个音乐的殿堂

《诗经》读后感14

  战“疫”期间,一些暖心的诗词载着满满的祝福和问候,给这个寒冬带来了不少暖意。“山川异域,风雨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些优美灵动、余韵悠然的诗句,在一片“加油!必胜”的铿锵语境里,让我们体会到另一种温柔的力量,感动的同时也在心中感叹:原来我们中国的诗词是如此之美,如此让人回味!

  就好比这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衣裳。出自于《诗经·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他们表现出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相召唤来、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据史学家考证,我国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而《诗经》则是一部记录商朝之后周王朝社会面貌的诗歌总集。孔夫子曾说“不读诗,无以言”。《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诗经》里的喜怒哀乐,和我们现在没有区别。我们所遭遇的,古人也同样遭遇过。那么怎么才能读懂读透《诗经》呢?

  要说到以更加鲜活、更加立体的方式呈现,使广大读者以直观、直接的阅读体验来领悟《诗经》的魅力,这本《诗经是一本故事书》就做到了。

  《诗经是一本故事书》由冰心散文奖获得者王福利所作。通过对传统的学术解读进行大众转化,将传统文化阅读者从枯燥的学术苦读中解放出来,再现西周到春秋的生活细节。从饮食、工作、学习等方面,对《诗经》背后的真实故事、周礼制度进行全景式呈现,使读者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鲜活场景,达到读懂《诗经》、了解历史、悟透周礼的“三重阅读”效果。

  有没有想过,高高在上的天子请你吃饭,吃完饭还要满脸真诚的以礼相赠?这不是在做梦,而是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周天子身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被请的客人正是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周天子与宾客们一边欣赏着宴会上的音乐,一边相互敬酒,周天子此时的劝酒词就是“示我周行”,让贤良的宾客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而且与劝酒词相伴的礼物,有时是上好的布帛,有时是车马,代表着天子最高的礼遇和求贤之心。当然,想要得到天子的礼遇,必须是当世的'贤者,作为贤者,不只要学问深厚,有治国良策,个人素质也非常重要,就拿“射箭”来说,是当时官员的必修技能。各诸侯国的国君自己也都有上两下子。因为两个诸侯国互相访问之时,“射礼”是国宴中的必备流程。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

  抑若扬兮,美目扬兮。

  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当了官员后,如果天子想要对其进行调整,提拔等,除了要有旨意下发,还要赐给相应配套的官服、饰品、器物等等。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虽无予之?路车乘马。

  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这样隆重的场面发生在了西周时期的康王时代。整首诗为读者再现了一幅春秋时代诸侯朝见天子时的历史画卷。诸侯们要来朝见天子,天子拿什么给他们作封赏?手头即便没有啥可赏之物,也要赏给他们骏马和车辆。还可以拿什么赏赐他们呢?一袭黑龙袍和重彩衣裳。

  仕途顺利,便可以想着成家了。那么如何去向心上人表达自己的爱意呢?现在我们可以赠送玫瑰花、戒指等等,那么在西周时期,怎么表达呢?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意思是说有一个英勇的男子从野外用白茅把杀死的麕包起来,送给自己喜欢的女子,向她求婚。描述的是普通男女纯朴的爱情。麕属于鹿的一种。白茅则是开白花长草。小伙子用白茅不仅仅是为了夸赞姑娘纯洁如玉,还想通过这个寻一个好兆头,盼望早日结婚。

  《诗经》中诸多的诗篇通过一种“温柔敦厚”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产生的一些影响,到今天都仍然在对国人起着无形的指导作用。

  读《诗经》,是一个心灵溯源的过程,是一个跨越时间,寻找自我的过程。而品读《诗经是一本故事书》,使读者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鲜活场景,唤醒沉睡的诗性和情感——越古老,越美好。

《诗经》读后感15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一句句动人的情话,凝结着古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也表现出自古以来,爱便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亘古不变的话题。

  还没有读《诗经》之前,我就在许多电视剧,小说等周围的媒体中听过,见过这些金句,不知道出处,却听着心里泛起一阵欢喜。作为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读起这本“最古老的情歌”心里也默默与之共鸣,久久不能平静。

  一首首小诗,道出人生百态,我哀那《七月》中辛苦的劳作,语调凄切清苦,字字深入人心;我叹《氓》中被抛弃女子却也为她的清醒果断坚毅点赞;我更羡慕《女日鸡鸣》中朴素的男耕女织,由爱情到亲情的相濡与沫······虽只有 305首诗,却教会我许多许多,那对人生的感悟,对万物的怜惜,对自己的尊重和初对爱情的理解······

  “一千个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诗经——亦是如此。我开始学会联想,抛开百度上的权威翻译,我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间自由驰骋。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句话里的韵味就是需要自我的酝酿。乡间的清晨,太阳偷偷探出头来,妻子做好早饭去叫醒辛苦劳作的丈夫。两人打闹,甜言蜜语,在这静谧的乡间仿佛十分应景。所谓的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应该也是从这句诗里提取出的韵味吧!正是这爱情太过朴素,美好,才会在这浮躁的社会如小河淌水般滋润了我们的心。

  诗经中不乏这种美言佳句,只需我们静静翻开诗经,阳光下,品读诗经,品味人生,岂不乐哉。

  但诗经它的价值不止于此。

  《七月》是诗经中的另一种风格,也是诗经中篇幅最长的一首。从七月开始讲述了二十四节气一个部落的'劳作方式以及生活的不易。由此看来,它已不能单单看成一个文学作品了,更是宝贵的史学资料。它记述了一个部落在千年前的生活方式让千年后的我们也能了解它们,好像闭了眼就能触碰他们般。

  我想,诗经中的价值是我所不能想象的,这更让我慨叹语言文字的魅力。所以我才不由的想拿起笔写下自己的一点小感悟。

【《诗经》读后感】相关文章:

诗经月出的赏析_诗经月出拼音04-16

经典诗经语录12-09

《诗经》的简介02-23

经典诗经名言02-22

诗经的格言02-21

诗经的情诗09-07

诗经的句子08-23

诗经的语句08-23

古代经典诗经05-10

《诗经》学案05-15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