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有感1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道德经》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道德经》有感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的开篇语,早已是脍炙人口。可是对于这部奇书的哲学思想,大众又有多少了解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真正道德高尚的贤士总是习惯于韬光养晦,因为他们心中时刻记挂着的,是天下苍生。只有那些目光短浅之流,才会沾沾自喜,夸耀于世人。这些贤才,品格高洁,从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他们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总是想法设法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技能来拯救世人。他们的`胸怀,不知会令多少沽名钓誉之徒汗颜。
大器晚成。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只有到中年甚至是晚年才会取得辉煌的成就。这是因为培养一个济世经国的大贤,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韩信,狄青,蓝玉等,这些人为朝廷立下不世之勋,终因锋芒毕露,不懂功成身退而不得善终。姜尚,胸怀大志的饱学之士,垂暮之年才遇明主,辅佐武王,完成了推翻商纣残暴统治的大业。不仅淋漓尽致地施展了自己的才华,而且子孙后代也尽享尊崇。这才是真正的“大器”啊!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不正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共同富裕”吗?不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佳印证吗?
《道德经》,这部先贤留给后世的哲学经典,永远值得我们品读。
读《道德经》有感2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读《道德经》仿佛有点儿读微博段子的感觉,因为老子惜字如金,一章就那么百来个字,恰恰符合今天微博、微信、说说的特点,但是千万别误解,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老子所著道德经通篇的连贯性非常强,前后之间的衔接天衣无缝,藉此可见,老子绝对是文章高手。
在第二章中,老子第一次抛出了“无为”以及圣人(得道高人、明道之人)的行为准则,紧跟着在第三章中老子进一步深入地继续深度、广度地阐述了这两点。
此外,精致短小的章节,通常都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论道或者论德,另一部分则是给出了圣人行为准则(当然偶尔也来个反面典型),藉此告知世人,这些道该如何去实践。
事实上,这也就是《道德经》历经数千年依然经久不衰,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
《道德经》的这种伟大,就是从“道”与“德”的角度出发,见微知著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某些一定会发生的现象。于是,老子虽然生活在春秋时期,但是却于数千年之前就知道今日世界会发生的一切。
当网络上的几个小红人为了博取眼球制造热点在不遗余力地折腾着的时候,老子骑在了牛背上,慢慢悠悠地道出了“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尊尚虚名,民众就不会攀比相争)。
其实老子在数千年之前先知先觉所预见的现象,不仅仅只是发生于互联网上,在学术界,在知识分子层面,这一现象或许更为突出。少数颇受社会尊崇的`高级知识分子,也常常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他们这些行为的核心动机,大概也是博取知名度,以期进而扩大影响力,从而在商业社会的洪流中可以攫取一些利于自身的方方面面的利益。
《道德经》的第三章,在深入阐述“无为”、“无为而治”以及如何实现无为而治的圣人行为准则。
老子除了强调不要尊宠虚名,以免让天下人为此不择手段地追逐之外,还提出了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不要搞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让其顺着物以稀而贵的方向,影响了社会风尚。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把这句话讲得更直白一点就是:不要整出一些奢侈品出来,因为这些东西将很容易被人所追逐,所惦记,人们会不择手段地去获取。
当所有人都在奋发努力却不为温饱,而只是为了一只lv,为了一块欧米茄,为了一辆宝马的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需想象就知道社会会成为一种什么景象。所有一切或平凡或伟大的思想,都将被奢侈品所替代,其追逐的滚滚洪流将席卷一切,老子将这些现象定义为:背道而驰。
老子在第三章中所谈及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名,虚名;一个是利,奢侈品一般的利。那么这两者就构成了老在在道德经中所反复多次提及的“欲“(欲望的欲)。所以老子紧跟着就提出了一个非常伟大、非常现实的关于欲望的观点:”不见可欲,使民不乱“(不要显耀、炫耀会引起人们贪心的事物,从而确保民心不会迷乱)。
衣食住行方面的基础需求一定与奢侈品无关,所以,这些基础性的需求也就与老子所定义的“欲“无关,由此可见,《道德经》中的所定义的”欲“有多么精准而现实。
精神层面的“欲“则在《道德经》中被老子定义为了:虚名。追求虚名的行为,属于”欲“的范畴。
以上两个方面就构成了道德经中反复提及的“无为“、”无为而治“。我们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道德经在后面的章节中还将数次提及无为而治,其所囊括的面将被逐渐放大,被逐渐完善。
综合总结描述一下就是:不要尊宠那些虚名,这样人们就不至于不择手段地去追求那些虚名;不要整出那些天价的奢侈品,不要让那些奢侈品成为风尚,这样人们自然就不会打破头地去追求那些东西。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做到?怎么去实现这一“无为而治“呢?
老子再一次给出了圣人的行为准则。
圣人行为准则之四(前文讲过,将延续这个编号):让人们填饱肚皮,吃饱,并尽最大努力排空了他们的心机;
圣人行为准则之五:强健人民的体魄,让他们过健康的生活,最大限度地疏导削弱他们之间名、利、欲方面的各种竞争;
圣人行为准则之六:让人民不要去自以为聪明,追求逐利被欲望牵着走,不自以为是地耍小聪明,使其一切顺自然天道而行。
对于统治阶级而言,道德经认为,在治理方面,如果能遵循这些圣人行为准则,那么天下就实现了大治;对于广大民众而言,道德经认为不要去追逐虚名,不要被奢侈品这样的“利“而牵着鼻子走……
读《道德经》有感3
在《道德经》中,老子着眼于道与德的关系,而得到了“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而书中所讲的道与德是我们很难理解和想象的,要不是看过这本书的,是不会想明白更深一层次的道与德有什么含义的。
在老子看来,道一是宇宙产生之本源,二是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在我看来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很难理解清楚的,或者说是,我不赞成这样的说法。道怎么就是宇宙的本源呢?那么宇宙的本源是什么?老子的道不是无声无形无色无状的吗?这样的话,宇宙的本源不也是无声无形无色无状的东西吗?在现在的情况下,我自己是解释不了宇宙的本源问题的。
相对而言,我更赞成道是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我认为道是道理原则一类的,说简单就是天道,地道,人道。天之道指自然变化发展的规律,地之道是指治国之道,人之道可以理解为人们的为人处世之道。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是“是自然的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是治国之道。《论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资治通鉴》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战国策》的“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是为人处世之道。《大学》里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孟子·公孙丑下》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两篇则是讲整个道的集合,天道地道人道的结合。
深一点的,我把“道”理解为“信仰”。“道”有道路的含义,就像老子坚信自己的`道与道路一样,我们也有自己的信仰。上文说的,天道,地道,人道等等的道,不是我们所相信的吗?道,只有在我们理解相信的基础上才能作用于我们自身。这就是那些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所一直在做的事:先骗自己,再骗别人。。。先解释一下我为什么说道是信仰:一是信仰的的虚空性与道的无声无色,无形无状是同出一则的。二是道与信仰都是我们自己无形中所坚持相信的,三是道的种种解释都会作用于我们,形成信仰。
道讲完,讲德。德是什么?与道的关系。。老子的德是具体事物生的原理。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成为事物的原理。。等等的全是废话,没一句能懂的。。只有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我们能理解到。。一句话德是因为道的需要而产生的,道在起作用的时候我们所表现的一系列行为所依据的原理根据便是德。。那便是道德。
读《道德经》有感4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是一部蕴藏着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它撰文深远微妙,词句晦涩难懂,令人难以把握其精髓要旨。再加上古今译本较多,译本见仁见智,出入也较多,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没有认真通读《道德经》原文。但其作为一部中国原始的哲学巨著,其散发的光芒一直都在远方闪耀,令我心神相仪已久,趁此征文之际,硬着头皮把《道德经》粗读了几遍,本着朴素辩证主义精神,取其精华,希望从中明白一些通达的人生智慧,用以自省、自励、自我提高。但其涉及范围太广,此次只捡出其中几句,来做为对《道德经》读后的一种自我梳理,远未达到对整部巨著的通篇研读并感悟,希不要怡笑大方,对他人有误导之嫌。
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三十根车辐拱着一支车毂,正因为中间是虚空的,所以车子才能运转使用,揉和粘土做成器皿,正因为中间是虚空的,所以器皿才得盛物使用,开凿门窗,建造房舍,正因为中间是虚空的,所以房舍才得居住使用。
心灵放空,才能容物。只有我们把自己的心灵放空,积欲放空,虚怀若谷,致虚极,守静笃,把我们自己变成一只空碗,才可以往里面盛饭。反映在工作中,不管处在什么位置,什么岗位,都要卸下以往背在身上的荣誉、经验、学识等,从新开始,从头再来,以一只空碗的心态来迎接新的事物,该换位的换位,该纳新的纳新,迅速找到自己的定位,补充新鲜的血液,吸收新的滋养。轻装上阵,我们才能跑得更快,清除杂念,我们才能看得更清,过去的荣誉只能代表过去,居里夫人就曾把获得的诺贝尔奖牌给孩子们玩耍,别人很惊讶,问她是怎么想的,她说奖牌只能代表过去,我现在已经归零,一切得从新开始。
二、“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因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如果提早把易事、细事处理好,以后就不会发生难事、大事了。因此可以说,预先解决了易事,就等于解决了未来的难事,预先做了细事,就等于做了未来的`大事。解决易事,做细事,是轻而易举的;解决难事做大事是煞费周章的。因此不要忽略易事、细事。并且当视少为多,把易事做为难事来处理;视小为大,把细事当做大事来做,做好易事、细事,这样就不会再有难事、大事了。
办事情要从客观重要条件出发,一旦条件成熟,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也告诫我们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要从细微的地方下手。处理问题时,要是遇到细微的事物,万不可掉以轻心,或许细微的才是事物的关键所在。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小到大的。我们做事情必须有恒心,一点一滴地去完成,不然就会功亏一篑,半途而废。
三、“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人们所从事的工作,经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也是最困难的时候)失败的,在结束时也要和开始时那样慎重处之,这样就不会失败了,即在最困难的时候,必须拿出开始时的决心和信心,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所谓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也就是“强行者有志”这种品质,就是符合“道”的,这种品质就能保证你成功。
“道,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独自运行而不改变,周而复始地旋转而不停止。说明道做事坚忍不拔,威武不屈,任何干扰和阻挠都无济于事,它总是坚持不懈地行动下去。所以我们做事就要效法这种精神,要做正确的事,符合客观规律的事。要做时就下定一个必胜的决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不屈服,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要受影响,专心致志,坚持到底,持之以恒,终会成功。
水,与物无争,谦下自处,所以老子讲,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像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时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政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把握时机能做到像水一样及时而动,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动善时”;再配合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就永远没有过失了。
“道可道,非常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是可以描述的,但描述出来的道常不是恒常的大道。真正的宇宙大道,很难用语言详尽地描述表达清楚。我通过自己的一些读书体会,形成这篇读后感,但其原著深髓的精神必有折损,想必也必有误读,但愿同仁们以此为起点,持之以恒,“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早日趋近于《道德经》中描述的至高境界。
读《道德经》有感5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言炊者不立,自是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意为踮起脚想站得高一点,反而站得不稳;急切的大跨步前行,反而走不快;自我显示的人,反而不能显闻;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反而是无功劳之人;自高自大的人,反而不能持久。以道之观点而言,以上这些急躁夸耀的行为位,可以说是剩饭赘瘤,惹人厌恶,所以行道之人不这样做。这一章教我放下,放下那些无用的、过时的东西,或者情感。我们没有必要把过去紧紧攥在手中,时时刻刻的放在心里,有些事儿、有些人,注定了只是生命中的过客,而我们却常常把那些当做生命的全部,很累很累的活着。
路很长,在这一路上,不免要遇上那么一些人、那么一些事儿。可是过了,也就过了,但很多人却总是割不下,舍不得。而我刚好就是那一类人,有时候真觉得自己活得好累,把什么都放在心里,过去的事儿或许会学着放下,但过去的人总是活在我现在的生命里,影响着我现在的生活。大学之后,总是想着高中的那些朋友,有时不免有些对比,曾经的舍友和现在的舍友,曾经的朋友和现在的朋友,曾经忙碌而充实的生活和现在忙碌而茫然而的生活,总是在这样对比,却最终害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总是过去那几个好朋友,总是在缅怀过去那些日子,却发现错过了属于现在的朋友,也让现在的生活过得更加的浑浑噩噩。
我不曾学会放下,总是想着过去,想着他们在做什么,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只有我一个在这里的缘故,我总是想要联系他们,或者说想要他们还记得我。到现在,却发现他们都已经放下,只有我一个人在执着着曾经。我的电话在她们的生活里可有可无,他们的生活经营的那么好,只有我在这里蹉跎着年华,背着那厚重的包袱,走得那么艰难,却依然不肯放下,把自己弄得那么累,还错过了沿途的风景,现在想来,好不划算啊!
《道德经》第九章言: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为水碗已盛满,不如停下来。捶打金属使它尖利,难保长久。金玉满堂,没有守得住的。富贵而骄傲,自已招灾。功成业就,退位收敛,这是和乎自然规律的。人要学会放空自己,总是想着把自己装得满满的,不仅自己累,身边的人也是累的。我们总是以为把自己装点的完美一点就真的完美了,却忘了这世间没有真正的完美。我们不是圣人,亦不是神仙,只是这世间芸芸众生里一个最普通的'个体,完美只是一种美丽的想象。这世间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月亦有阴晴圆缺,且不说平时弯月之时的缺憾,就是三五团圆之时,也是天上月圆人间月半。
这世间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我们都有着多多少少的缺憾,既然如此,又何必费尽心力的去把自己装点得完美。一瓶水,太满了,小心翼翼的,总是害怕它会溢出,不敢做这,不敢做那,什么事儿都要瞻前顾后,想这想那儿的,端着总是累的,身累,心更累。即便这样,我们通常依然舍不得放手,总想着留着那一瓶满满的水,占据着空间,劳累着心神。持而盈之,不若其已,其实该放手的时候就应该放手,没有什么是可以永远保持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即使金玉满室,也会有家财散尽的那一天,世事无常,我们不去放空,我们死守着的,终会化为乌有,倒不如自己潇潇洒洒的放开,就是那一份洒脱,那一刻的轻松也值得我们放下一切去拥有。
辛弃疾诗云: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不也是这个道理吗?放不下的太多,要守护的太多,输了如何,赢了又如何呢?到头来,光阴虚度,心神俱疲,倒不如放下,放空一切!
《道德经》第十一章言:三十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为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上,有了毂中间的洞孔,才有了车的作用。揉捏粘土做成了器皿,有了器皿中间的虚空,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中间的空地方,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以便利,无使它发挥作用。很多器物,之所以有用,在于它的空,人其实也是一样的,只有空了,才会有用。
适时地放空自己,学会沉淀,留出更多空的地方,才会拥有的更多。有和无不过是瞬间的转换,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在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个珍珑棋局,无人能破,而虚竹和尚以自杀之势放下一子,诚然,他杀死了自己的很多子,但同时也清出了一片空地,使自己可以更自由地驰骋拼杀。现实亦是如此,清出足够的空间,才会有成长的余地。我们总是想着把自己装得满满的,却忘了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成长,时时刻刻都需要成长,把自己装得太满,没有了成长的余地,那么我们只能止步原地,或者说只能在原地踏步。我们总是习惯自己设很多条条框框,把自己圈在里面,忘了空出一片天地自由飞翔。
很多东西只有空着的时候才会显示出它的价值,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放空自己,放下那些包袱,会发现自己可以拥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更好的沉淀积累,更加的优化自己。所谓物极必反,我们往往是把自己装得太满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需要更多的空余做真实的自己。
《道德经》第六章言: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勤。意为道这个生养天地万物的神奇物,是永恒存在而不会消泯的,这就叫做形而上的微妙母体。微妙深奥的母体门户,就叫做天地的根源。它冥冥地存在着,对宇宙万物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道德经》第十六章言:致虚极也,守静笃也。意为尽量使心灵达到一种虚寂的状态,牢牢的保持这种宁静。我们生活在这繁华的世界中,需要的便是这种放空一切,独守心灵宁静的状态。
我们总是牢牢的守着那些厚重的包袱,忘了放下,也舍不得放下,却发现这些包袱往往都会拖累自己前行的脚步。放下,不是舍弃,不是彻彻底底的忘记,没有谁能做到过了便是过了,从此不再想起,我们都只是大千世界里的一个凡人,做不到脱离红尘俗世,也做不到那般恣意潇洒,但我们可以在过了之后,收拾自己的心情,把一些人一些事儿存在心底,不要让它们占据当下的位置。我们可以伤怀,可以缅怀,但那些已不是我们生活的重点,我们都应该活在当下,活在真实现实的生活里。很多人很多事儿都成为了过去,既然如此,就要学会放下,到需要的时候再把它们拿出来。我们身处哪个环境,就应该活在这个环境里,过去无论多么美好,它终究只是过去,我们再也回不去,那么又何必把它放在心尖上,让它影响我现在的生活。
把什么都抱在怀里,我们还有力量前行吗?没有了,我们只能拖着沉重的脚步蹒跚前行,或许四年时光都在原点徘徊。可是被我们放在包袱里的事儿,早已被其他人遗忘,成为了别人的过眼云烟;被我们放在包袱里的人,也已有了新的生活,他们过得开心,而我也只是曾经,或者也只曾经的一个过客。既然如此,就让我们放下包袱,放下那些心心念念的人和事,过去了,就让它过去,我们好好的经营现在,至少以后回忆现在的时候可以不是一片空白。
学会放下,学会轻装简行,或许还会看到一路风景怡人。
读《道德经》有感6
很多人认为,我这种年纪不适合读这本书,其实不然,道德经的阅读对象可以是任何年龄段。而根据自己的阅历与人生经历,会有不同的感悟。因其有一种深邃的、独特的哲学视角,于是,我被深深吸引……
《道德经》只有五千余字,后人分其八十一章。虽然字数不多,却是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可谓旷世奇书。个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让很多人望“道”兴叹。这也不奇,毕竟此书森罗万象,其中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方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修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许多人都曾给《道德经》写过书评,还有人曾为其写书。例如鲁迅,他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再比如说日本的鲁川芳郎,他认为此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给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量。的确,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就象一棵枯萎的秧苗,渴望汲榷道德经》中的精华。毕竟,人性的虚荣与欲望充斥其中。而我们没有足够的定力去静心、净心。少私寡欲。所以,我们要学“道”。
如果我问你什么是“道”,你可能会讲出一大堆东西,别人听得云里雾里,甚至连你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在讲什么。似乎没有人能给道一个标准的解释。老子在第一章开头就做了诠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说,道要是能说出来,就不是普通的道了。我们难以理解道,所以追求的人不多,而成道者更少。基于此,我们所熟知的'成道者大抵是那些看破红尘,顿入空门的高僧道佬。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这本书的意义就太浅了。当在我紧蹙双眉而对“道”一头雾水时。第八章的“上善若水”提醒了我,老子认为“道”就好比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虚怀若谷,包容天地,以无欲普济生灵,借虚怀渡尽群生。道,就像水一样,无声无息无为而养万物,水就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它所承载的道,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
那么,我们该怎么理解“道”呢?
“道”,似乎很难解释,我们经常用“道”,却不知其意。在科学中,我们不知道一个人为什么会有寿命,于是给了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因为有时间。而这本书中仅用一“道”字就深刻的诠释了人的一生,虽简却精。同样,在已知科学中我们知道质子中还有夸克,而夸克中还会有东西,甚至还有!我们不得而知,于是又以道喻之。对于人们难以解释的事物或事情,这本书中都给出了简洁却确切的答案——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什么意思?“自”便是自在的本身,“然”是当然如此。所以道是“自然”如此,“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谁,那么道就是宇宙的本原及它的规律。
道养育了万物,以地球为例,道让万物各厮各职,演化出一套稳定的生态系统,死而又生,生而又死。不使其中任何一员太兴或太衰。植物腐后可成为天然养料,为下一片长在这里的植物以充足的养分,食草动物凭借这些植物填饱肚子,鸟类和食肉动物又以这些东西充饥,这些动物死后,又为新的植物创造养料!万事万物都从它的根本出发,那么一切事物也就简单而明朗了。“道”之大,可大到宇宙形成,“道”之小,可小到电子运转。星球的公转自转,周期一定,循环往复,从不间断,是规律!电子的有序排部,是规律!可能这样会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被接受。但是,这只是我的一种解读,而我对道的理解也只能说是浅显的。道就像数学中sinα的函数图象一样,函数两边永远没有尽头,且周而复始,而我们只能不停的探索……去寻找道的真谛。
有人也许会认为我们人类是个例外,因为我们有高超的智慧,发达的科技。既然人类有这么发达的科技,为什么“生物圈二号”的实验还是失败呢?原因很简单,人类永远不可能超越自然,超越道!如果我们一再违背道的规律,反其道而行,那么我们必将受到道的惩罚。难道你没有看到人类一意孤行的后果吗?频繁的地震现象以前从未有过,气候异常也愈演愈烈……人类还以自己比其他动物略大的头脑与“道”比高,却不知“道”的智慧是你难以琢磨的,它渗透在每一件事物中,而这些事物又被道所包含,诚可以说是“众妙之门”。
至此,我们应该懂得按照道的规律行事。人类有无穷无尽的欲望,但是我们只能适当地释放欲望,不能恣意妄为。其实也就是道家所谓的“无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也就是不违背道的规则而胡乱作为。有些人被欲望冲昏头脑,胡作非为。例如重庆的xx,本是一位维护人民利益的好官,但却经不起金钱的诱惑,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名声扫地,在狱中度完此生。而处在青春期的我们,有时为了虚荣互相攀比,穿名牌衣服,戴贵重的珠宝。其实,他们都不懂:真正美的东西是不需要任何装饰的。更明确来说,他们不懂“道”。贪欲过度只会让你堕入苦海,商纣王后宫佳丽无数,还要征集民间美女,吃肉喝酒便罢,非要设酒池肉林,以供消遣,百姓难以忍受,遂有武王伐纣,商王朝也被推翻,于是后人称纣王为无道昏君。虚荣心也常常害人不浅,《项链》中的女主角因为虚荣,白白耗费了十几年青春。道让万物繁衍生息,而无欲无私,顺其自然无为之道,利万物而不求回报。我们这个被金钱与欲望所充斥的社会中,缺少的就是少私寡欲的优良品质,火热的欲望让我们难以静心、净心。道无穷无尽的智慧告诉我们要“至虚极,守静笃”,方能活得自在。
不要让欲望与虚荣控制自己,要理性的对待外在的世界和自己的内心,不要背离道的规律。只有这样,我们就可以“无所不为”,什么都可以做,只要遵循道的规律和规则。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中妙理,还得是你亲自去读才可,每个人读“道”,都可得不同之“道”。
读《道德经》有感7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以他博大精深的见解,以他虚怀若谷的气魄,向世人阐述了怎样为人处事,怎样进行科学管理,怎样修养身心,怎样求知,怎样治国等等,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必须遵循大道(即事物的规律),不要有太多的欲望“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会被生活所累;如果沉静无为,包容一切,将会满足和快乐,否则就会招来祸患。
老子的《道德经》,以辨证的哲学方式提出了他对于治国与治人方面的主张。《道德经》的前半部主要论述了治国的方略,后半部主要论述了如何治人。
第一段“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恒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开篇,老子以具体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即写出了要认识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无欲”。这与他所主张的“清净无为”异曲同工。“无欲”也就是贯穿《道德经》的主要思想。
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他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文化或知识困扰的烦恼。他是一个历史的循环论者。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性。
他所强调的“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论密切相关的。
出于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适应于“道”的运动,看作是人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以及道德准则都应该遵循的最高准则。具体体现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谓“无为之治”并不是无所为,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适用于“道”的运动。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不强作干预,以顺应自然。老百姓在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里,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自然会感到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无为之治”并不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也不是虚渺幻想中架设起来的空中楼阁,它具有现实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显明的史例就是汉初的黄老无为之治。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汉楚之争,西汉初期,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大量减少。《史记·平准书》记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在这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自高祖刘邦开始,实行了黄老的无为之治,采取“与民休息”政策。至文帝时期,更进一步推行“轻摇薄赋”、“约法省禁”政策,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老子看来,高明的当政者和领导者应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让下属和百姓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切忌用过多的条规制度来进行强制性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最好的政策应该是“清静无为”的政策。要让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安定大治,就像对待井水一样,搅动得越凶,残渣败叶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混浊,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放什么漂白粉之类的,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让它自己慢慢平静下来,这样井水就会自然清静了。“无为而治乃大治”,这是老子“无为”论给后人的有益启示。
治国如此,那么治人又该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刚。
所谓“上善若水”,水至善,至柔,也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柔,能变化于无穷,并包容一切;水刚,故可滴水而致石穿。水集“善、柔、刚”于一身,治人也是如此,要善、柔、刚三者并重。
善,并不仅仅只是善良之意,还要与人为善。如果人人都信善,整个社会就将会呈现出一派祥和之气。人人不生恶念,太平盛世将唾手可得。柔,然而不弱,能使心平气和,与“善”所产生的效果不相伯仲。而刚,则是要坚强,持之以恒。只要有恒心与坚强的意志,铁杵难道不能磨成针么?只要能做到“善、柔、刚”,就可以变得信、美、辩、智、博,虽不能成为圣人,也将不远矣。
这是一首对水的颂歌,歌咏的对象是具备像水那样品格的圣人。它以“上善若水”为提纲,指出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谦退守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行,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但是,它却永远不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污纳垢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因此古人又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了一幅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格言:“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水,与物无争,谦下自处。所以老子讲,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像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时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政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把握时机能做到像水一样及时而动,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动善时”;再配合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就永远没有过失了。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是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老子讲了一连串人生哲学的行为大准则,如果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是完整而完善,实在太难了。除了历史上所标榜的尧、舜以外,几乎难得有一完人。不过,如果我们具备一项这样的美德,也就可以名垂千古了。
老子《道德经》中所陈的治国与治人思想,其意义之深远,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现今社会,生活、工作的脚步很快,压力又大,人们的脾气也随着变得焦躁与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静气。心静自然凉,生活、工作的情绪就会舒畅起来,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善与柔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变得融洽,心情也会阳光不少。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读《道德经》有感8
在这个寒假,我重新阅读了《道德经》,这本书是老子的乱世之道和人生哲学,虽然短短的20多页,但其中的内容和丰富程度不是寥寥数语所能概述。
首先,这本书是老子在概述了当时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后,得到了食物都会向着它相反的方向变化,指出了“物极必反”的通则,这即使是在今天,也是一样的道理,这让我开始重新思考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应当贵柔、守雌。人不能浮躁,心态要平和,不能因为外界的干扰就自乱了内心,浮躁是我们现在年轻人的通病。现在我们在西安交通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读书学习,难免会心存沾沾自喜,我们应当精心科研,打磨我们的性格,铸造我们的能力,这方为我们这些年轻人需要做的事情。
第二,我们一定要按规律办事,大千世界,时事运转都存在其规律。我们在规律的基础上,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修炼自己的内心,朝着我们的目标“守静笃”。我们现在的研究生,在从事自己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时,只有认真把握领域的`核心,观察和发现领域内事物的变化规律,在自己的目标和领域内深入研究,才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第三,无为。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我们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上,要常有无为的思想,不要永远想着自己,要多为他人考虑,这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校园生活互帮互助,生活才会充实而有趣。
老子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道德经》却依然存世,且为千古绝唱,我们应当将其中的思想和现代的生活工作紧密结合,推陈出新,强化自己内心涵养和品德,他日为我辈之楷模。
读《道德经》有感9
我们一直在寻找适合中国的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研究出最完美的的社会人文构造了,只是没多少人去钻研罢了。
——题记
老子在《道德经》留下了许多治理国家的方法,或许有些人认为老子有愚民主义的方向,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而是老子毕生摸索出了完美的社会模型。
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老子首先提出上善若水的思想,老子善用一些生活中常见,而又不会引起争议的事物来引喻一种态度或表达一种道理,如同天、地、人、万物。老子谈水,不谈水对人或万物的帮助,而独辟新径地谈论起了水的“不争”,水是世界上最柔和的事物,就算有东西挡住了它,它会从它的周边流去,而不会与事物本身相争持;它不论最后通往何处,哪里有路它就会往哪里去,或许通往地狱,亦或许一去不返,但它依然义无反顾。文末有一句话:“夫唯不争,故无忧。”因为你什么也不去争,自然什么也不会失去,这里的不争绝非不思进了,而是善于谦让,在同等机会下让利于他人,或自知不如而退让。其实到最后,你依然会得利,因为不争,所以多了许多朋友,就有了更多得利的机会,正是“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试问,若所有人都能做到“不争”,那社会又如何能不和谐,天下又怎会不安定呢?人们不去争利,互相谦让尊重,又如何建立起隔阂。社会学中提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构造,一种是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另一种是个性感性导致集体理性。似乎比起理性而言,感性是个贬义词,但试想,所有人都想着自己手头的那点利益时,都想着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利益,在中国社会中这种现象叫做“坑”式欺诈,而这样一个个体理理性的社会,它的最终集体显现出的形态便是集体混乱。但若如同老子所言,每个人都去谦让,或许有人称之为迂腐,有人称之为愚笨,但最后所呈现的却一定是一个和谐的集体。
打个比方,若是每个人都是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都想着去碰撞对方以得到更大的地盘,那么到了最后,我们只能剩下一盘乱石散沙,杂乱地分布在各个角落;若是每个人都像是一股细流,或许在碰到石头时会被一分为二,甚至散落各处,但当它们汇聚在一起时,但是无人可挡的奔腾巨流。而这样的两种社会相遇,孰胜孰负一目了然。相较于西方社会,中国属于经验社会,它最宝贵的资源便是老祖宗留下的知识,知识的惟一载体便是书籍,但许多中国人不愿去承接这些遗产,因为它们太过博大,而这对于一个没有凝结出成体系的科学方法论的国家无疑是一件可怕的现象。
五千多年的历史使中国积淀了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没有资格不去传承它们。古人的智慧是伟大的,品读《道德经》让我悟出了许多,我愿化作一条细流,去追寻,去探索,等待着终有一天流入我们自己汇聚成的汪洋大海。
读《道德经》有感10
《道》第二十三章原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经》22、23、24三个章是一组巧妙奇异的组合章节。
22章,老子拿古成语说事,用古语证明早于老子之前的先人们是在努力遵道贵德的;然后给出了一组圣人的行为准则;
23章,老子拿天地之间的自然现象说事,再次不厌其烦地强调着道与德对于人的重要性;
24章,老子将回归22章的内容,再一次竭力重复解释着、强调着22章给出的行为准则的重要性。
在自然科学尚还很不发达的远古时期,古人们非常善于做一件事:观察大自然,理解大自然,孜孜不倦地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主线是在方方面面可以得到体现的,在深度理解大自然之后,将大自然的一些规律人文化,导引至思想学术体系里面来就是非常显著的一大特点。
当接触这些古典古籍,如果我们真的读懂了,那么一定会对古人这种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行为佩服得五体投地。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
这一段非常容易懂,用今天我们最熟悉的直白语言一句话可概括为:不要喋喋不休地那么多废话,看看自然,学习天地。
老子列举了两个千万年以来,一直没有发生变化的自然现象。
那种陡然而起的飓风,暴风,从来都不会总早刮到晚,一定是一阵或者几阵飓风一闪而过,事实上脆弱的人类也经不起飓风飙上一整天;
那种暴雨,也一定不会从早下到晚,别说一整天,现在任何城市被暴雨浇灌两个小时,一般都会形成一片汪洋的海景,所有人都会在自媒体上发图上文地直播城市的海景壮观却又无奈的一面。
想想人类也是够脆弱的,甭管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多热闹、多high,如果飓风飙一天,如果暴雨灌一天,啥都没了。
不过也不用担心,《道德经》23章作为最古老的天气预报讲了,飓风和暴雨都不会持续一整天的。
自然现象看完了,回答前文的一个问题(不要喋喋不休地那么多废话,看看自然,学习天地),向天地学点啥?
第一次的学习是在《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学习了天地精神,天地那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不主宰,不为自己的天长地久精神。
23章算是第二次向天地学习了,学什么,两点:1、希言;2、自然。
希言:废话少一点。
自然:行为和语言自然一些,自然一些就是向道靠近一些,遵道。
于是把“希言自然”放在一起就是《道》所倡导的道的.基点之一:为无为、无为而行,无为而治、无为而学……,总之就是少一点折腾,让行为更接近道一些,更有效一些,就像22章的古成语那样(我们在前文提醒过22、23、24三个章节是一个组合,依然围绕着古成语在论道,在倡导道行天下)。
”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这一段话,我们要重新编辑一下,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重新编辑一下。
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
故从事於德者,同於德;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
失者,同於失;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
几乎不用翻译了,重新编辑之后,我们念叨几次大概就有点感觉了。
做事、行事符合道,不是背道而驰,那么就能与道保持一条线了,能在道的水平上,那么就容易悟道、得道。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能符合道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道、悟道、得道,那么德这玩意儿就自然显现出来了。
把道搁置在一边,失于道,失于德,那么很自然地将会失于天、失于地、失于人。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莫名地丢下了道和德的论述,用八个字收了23章。
其实,老子是在讲笑话一般地嘲讽了一下世人。
唠唠叨叨讲了那么多,我们知道世人不一定会相信,这会是实际情况,甚至还会有人压根儿就不信,这也会是实际情况。
【当然,传统学术派将“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解释为诚信不足的人,人民是不会相信他,我不敢说这样的解释不对,我只是想说,这种解释跟23章的内容完全不吻合,老子的文章没那么跳跃的好吧。】
读《道德经》有感11
《道》第七章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印象中老子的《道》是不是很久没谈如何遵道实践?的确如此,但是也无需着急,这一章中,老子将给予我们惊喜,再度给出了圣人行为准则。天长地久,在老子看来不是传说,不是理想,更不是奢望,而是道的一种表现。
什么是天长地久?天地为何能够长长久久?
老子以犀利的视角,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只要我们理解了这一深度隐藏于天长地久之下的道,那么我们很容易在方方面面实现天长地久。《道》的第七章有着超现实的意义。关于老子所论的天长与地久,我们稍后再谈,先看看日常生活中一些我们非常熟悉的事例。
山上有一株漂亮的桂花树,农历八月开花的时候一片金色(金桂),香气四溢,非常迷人,妖娆、芬芳、灿烂……因为非常美丽,非常诱人,于是我们想要自私地占有,夜不成寐,闻鸡起舞地起了个早床,扛一把锄头迎着朝阳把这株宝贝给挖回家,种在家门口。为了能使其成活,人们往往不遗余力地给它浇水、施肥,结果在反复折腾之下,这一株金桂终于凋零了,死了。最初想要占有的动机是:经常可以欣赏到灿烂的金桂绽放的美景,似乎这样就可以让芬芳与美丽长久一点,似乎这样,这种美丽就只是属于我们自己,结果不仅没能长久反而给彻底弄没了。我们可能会反驳,移动一下种活的概率也非常高。
对,挪动一下的确不一定会令其死掉,但是一定会因为其太漂亮,而在某一个清晨我们开门一看,那株金桂居然不翼而飞了,只在门口留下一个大坑……如果那株灿烂的金桂一直生长于山上,会不会存活得久一点?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非常经典的广告语。
当初我们在订婚或者是在某个重大纪念日,买下一颗几克拉的巨大钻石的时候,我们的确是这么规划的.,让其恒久存在,永远在家族里面向下流传。
问题是:如果都可以这样,那么每个家族都有着其流传下来的钻石(或者是类似于钻石这样的传家贵重宝贝),可事实是这样吗?至少我们家是没有钻石流传下来的。
如果当初购买的是数克拉的巨大钻石,那么这颗钻石的命运通常会是这样子的:在某个投资机会面前,或者在某个缺钱的时候,几克拉的钻石会被瘦身为一克拉,被兑换成人民币,然后换购一个小一点的,再然后,那一颗小一点的钻石终究不受待见,或被搞没了,或被继续兑现了。
我们试着假设一下,某个博物馆里面有一颗5克拉的静美钻石藏品,那么这颗钻石会不会恒久一点呢?
答案也是不言而喻的。
好吧,让我们暂时放下金桂与巨大的钻石,回到《道》第七章的天长地久上面来,因为老子帮我们解析了上述两个案例背后深藏的道。天很长,地很久,天地可以长长久久地存在,这就是天长地久。天地无私地生养滋润了万物,这一点我们都认可。
天地滋养孕育出万物之后,拥有过什么?太阳是属于天的?月亮是属于天的?星星是属于天的?地下深埋的煤矿、油田、金矿是属于地的?天地是按照自己想要的规律的在运行着的,还是按照利于滋养万物生命的规律,遵循着道而运行的?
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天地之间的一切资源都是被天地之间的一切生命在支配享用着的,其中人类是最大的受益者,当然也是最贪婪的一族。
在我们的印象中,太阳、月亮、星星从不曾请假缺勤过,每天每天都会按照利于世间万物的形式转一圈,周而复始,从不间断。这就是天长地久!这就是如何天长地久!怎么样实现天长地久!
人们常常把这四个字用于爱情,但往往却都难以实现,现代人很能总结,把爱情的终极结果总结为两种:相濡以沫,厌倦终老;相忘于江湖,怀念到哭泣。
不是情感专家,不懂情感心理学,但是从《道》的角度来看:不能天长地久的爱情,只有一个唯一的原因,为自己想的太多,为两个人、想的太少,缺乏天地精神。
其实第七章就谈了唯一的这点:天地精神!因为有天地精神,所以才有了天长地久。这就是《道》第七章的核心理论,这就是《道》第七章给予我们的道。
那么,如何让将这种道付诸于实践呢?老子再度搬出了久未的圣人行为准则。
圣人行为准则之七(延续第三章的编号):在一些功劳、利益、名声方面保持谦让姿态,不要打破头地去争抢,往往最终都能有一个不错的收获而领先(后其身,而身先)。如,牛仔裤与金矿的商业故事。
圣人行为准则之八:在一些关键时刻,屏弃私心杂念而将自身置之度外,往往能全身而退(外其身,而身存)。如,战场上面的魔鬼定律,不怕死勇敢冲锋的通常都没死,怕死的往往都很快牺牲。
怀揣天地精神,保持无私的清澈,最终所获得的一切其实都还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绝对不会自动跑到他人账户、他人名下、他人头上去了。这就是老子在第七章末了的点题俏皮反问句“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谈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扯一下题外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横行于世间,被绝大多数人所误解。
关于这句古语,有两个角度的理解和解释。比较现代的解释是将“人不为己”的“为”解释为修为,修行、修炼。比较尊重于原意的正解是将“人不为己”的“己”理解为整个人类自己,而非个人自己的己。
读《道德经》有感12
大学的时候参加了一个读书交流会,一个师姐在交流的时候说,老子是有大智慧的,倡导“上善若水”、“无为而治”、“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读了孔子向老子问道的典故,我开始认真诵读记背抄写《道德经》,看了不同版本的《道德经》,看了一些解读《道德经》的书籍,不敢说明悟,就是窥门径也不敢说,只是将上面的章节文字记下来,期望有一天能够潜移默化有所得。
《道德经》阐述了“道”、“德”,说,“道可道,非常道”,一切的描述“道”的语言,只是指月的手指,而不是月亮。有人说“道”就是规律,其实也不尽然,我想,“道”是生化运行万物的一种力,生化万物又存在于万物之中,得道之士,每时每刻都能体道,八仙中的曹国舅称“道在天,天在心”,庄子说“道在屎溺”,百姓对“道”是日用而不知。
《道德经》倡导一种浑然齐物的境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于“道”,要遵从和依循,顺之者生,逆之者死。为了便于理解“道”,老子举例作了一个类比,说“道”性雌柔,养万物,若谷、若水,尤其是若水,具有如下美德,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政善治、动善时,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都是往低下的地方流淌,遇到阻碍就绕道而行,万物赖以生长却不争功,懂得谦退,虽然至柔却又能攻坚强。
“道”无比高妙,难以悟透,而水随处可见,可以观之思之。通过对水的感触思索,不经意间能感受到“道”的脉搏。《道德经》传达了一种养生理念,雍正说以道治身、以佛治心、以儒治国,气功也能从《道德经》文字里找到理论依据,“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要求要保持虚空,虚其心、实其腹。《道德经》传达了治国的思想,“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倡导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善为,要像胡锦涛同志说的“不折腾”。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尽快摆脱贫穷落后局面,要求“摸着石头过河”,更多追求发展速度,十八大之后,我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要求在发展的时候更多的考虑到自然、环境、资源的承载力,做到天人合一,而不是单纯的唯GDP论英雄。十九大以后,更加强调政治、自然生态要保持绿水青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九大提出我们进入了“新时代”,也契合了《道德经》所说的“动善时”,党中央审时度势,确定了新的`历史方位。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针对当前世界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其中也体现出古代的智慧,我国当前已经越来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将要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道德经》说,“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我们主持成立了亚投行、召开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都在传达一个信息,愿意以互利共赢为共同目标,携手他国共创美好未来。用威权不能解决纷争问题,我们承诺过永远不称霸,不管我们走到哪里,发展到什么阶段,都不会忘记这个诺言,都将在践行这个诺言。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为世界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道德经》成书的年代估计在春秋战国期间,那时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名家辈出,老子作为周室典藏,遍读典籍,集中精要,进而融会贯通,成一家之言,因关尹喜诚邀,写成奥义巨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人说,老子五千言,字字珠玑,每个字都可以写一篇论文,内容之深广,令人仰止,可谓仰之弥高、钻之弥艰。这是一本值得一直读下去,一直琢磨的书。
读《道德经》有感13
道家提出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化合而生万物”。这其中就涉及到了“道”的“有无结构”。何为有无结构?我想这是中华文化中“两分法”观念的雏形,也是老子思想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当然,这里的“两分法”不仅仅是“一分为二”,也包含了“合二为一”的思想。
有无结构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阴阳的对立统一。在被誉为“中华第一图”的太极图之中,“阴”由黑色部分表示,代表“坤道”;“阳”由白色部分表示,代表“乾”道。而“阴”又可以代表虚无和柔弱,是一种趋于无限的能量;它的对立面“阳”则可以代表实在和刚强,是一种相对有限的能量。为何我要说“阴”是一种趋于无限的能量,而“阳”是一种相对有限的能量呢?我们可以看看自己所处的宇宙:宇宙的大背景就是象征着“阴”的黑色,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在宇宙的构成中,我们看不见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分别占到26.8%和68.3%;而其他一切可观测到的星系、恒星、行星和各种宇宙尘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质”,在宇宙中仅仅占4.9%的比例。我们知道“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动则产生阳气,动到一定程度就出现相对静止,静则产生阴气,如此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于无穷。
从太极图“阴阳鱼”的表现形式可以看出:阴中有阳且阳中有阴,阴阳二气相互缠绕,似乎在围绕一个中心旋转。我们可把“道”理解成一种“无”的状态,一种“有”的能力。道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道的形态是无影无踪的,但这并不妨碍道通过“阴阳交合”来生化万物,“道”具有“无中生有”的巨大创造力。
如果说“有无结构”是在描述道的存在状态及意义的`话,那么“正反结构”则侧重于表述道的存在机理和运行规律。道的“正反结构”就是从道的“有无结构”中衍生出来的。《老子》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这里的“反”具有十分丰富的意义:相反,循环往复和物极必反。反从表面上看是相反,但“反”还可以理解为“返” ,即循环往复,它是道的运行方式和轨迹:日出与日落的交替是一种循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更迭也是一种周期。大到宇宙天地,小至人类社会乃至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在遵循着一种周期律:一切从零开始而后又复归于原点,然后再开始新一轮的循环,似乎永远不会停歇。故曰:“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那么为何说物极必反呢?古语云:“ 水满则溢,日中则移,月圆则亏。”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达到某个顶点后必然会有向低谷运行的趋势,因为若非这样,就无法开始下一轮的循环。
我们中国人讲求“中庸之道”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为人处世要学会隐藏自己,逢人话不能说尽,要留三分;不能贪得无厌,要懂得见好就收;吃饭要吃七八分饱等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最后我来谈一下“柔性意象” 。《道德经》中的柔性意象可以分为三大类:女性崇拜、婴儿崇拜和对水的赞美。老子认为柔弱能战胜刚强。现实生活中也的确如此:人的牙齿远比舌头坚硬,但我们只听说过“老掉牙”的说法,却从未听说过“老掉舌头”的说法。看来,柔软的舌头远比坚硬的牙齿强大,岁月的流逝会让牙齿脱落,但却不能阻止舌头与我们相伴终身。
老子曾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认为“曲则全”,即只有适时地让步、妥协才能保全自己。人们常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这其实就是柔弱胜刚强的表现。女性、婴儿和水这三种象征柔性的意象其实是互相关联的:女性可以孕育婴儿,而且构成女性和婴儿的主要物质成分就是水。这不仅仅是一个巧合,我们知道,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源泉,是组成复杂有机体的重要成分。一个星球上要想有生命存在,阳光、水和恰当的化学成分是必不可少三种要素:阳光为生命提供能量源,恰当的化学元素构成有机体,而水则是化学反应和能量转换的重要介质。可见,是水的存在促成了生命的存在。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的柔性说明其具有女性品质;水是生命之源说明其具有母亲品质;水的清澈纯洁,不含杂质则说明它具备婴儿品质。从我个人的生活体验来看:一个坚强的男人在这三种人面前不必去装好汉:一是在孕育他的母亲面前,他应是孝子;二是在为他孕育下一代的妻子面前,他应该是疼爱妻子的好丈夫;三是在作为他生命的延续的孩子面前,他应该是一个慈父。由此可见,阳刚的男性在母亲、妻子及幼小的孩子这三类象征着阴柔的人面前,都应该变得趋向于温柔才对,我想,这才是真正的阴阳平衡之道,这才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人伦教化。
最后我总结一下:道的结构主要是有无结构,即阴阳的对立统一,这是中华民族“阴阳对称、刚柔调和、整体思维”的传统思维模式的重要来源。随后,在“道”的运行中,又表现出阴阳一体、相互转化和循环往复的正反结构,而“道”在发挥自身作用的时候,还表现出一种谦卑、处下、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看似柔弱实则强大无比的柔性特质。我相信,蕴藏于黑白太极图中的“阴阳之道”还会创造出更多伟大的奇迹。
读《道德经》有感14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家老子留下的一部影响着东方文化发展的重要著作,也是我国道家思想的奠基石。细读《老子》不难发现此书的本质是一本修身治世之书,其中包含着我们耳熟能详的“赤子之心”“水德”观……对个人修养的体悟与警示的修身之思,以及“无为”“不自有”“柔弱胜刚强”等治世、处事哲学思想。时至今日,老子的这些修身处事的哲学思想对我们也有着重要的人生启示意义。
初读《老子》时,难免会迷惑于书中杂乱无章的逻辑,它的章节语言时而通俗易懂,时而艰难晦涩。此次阅读专门找了一些辅助资料,读后却有顿开茅塞之感。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有一段关于老子及《老子》的记录: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刘向的《列仙传》中也有对老子的记载: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
从这段记录中可以看到老子的生平及《老子》的成书原因,老子的样貌如何我们如今已无法知晓,而现今世界几乎能见到的所有关于老子的画像、雕塑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一对大耳朵和垂暮老者的形象,这应该与老子的名字有关“名耳,字聃”。老子身为周朝的图书馆馆长,在见到周朝衰亡之景后毅然离周,当他骑着牛过函谷关的时候被守关将领尹喜拦下,因慕于老子的才能便强行让老子留下一部著作才能过关。于是也就有了如今的《道德经》。老子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完成这部著作,也就可以理解我初读时候的那些疑惑了,但无论逻辑是否通顺,语言是否流畅,《老子》一书中包含的修身处事之启示毋庸置疑。
这里着重说《老子》一书中的一个重要的处事思想即“柔弱胜刚强”,人们普遍认为,柔弱在刚强面前不值一提,所以在生活中总会呈现出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现象。而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将二者的.关系说的清楚明白,“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老子从生死的角度来解析柔弱与刚强,他说人活着的时候筋骨都是柔软的,而死了则会变得僵硬,植物也是如此,草木生长的时候枝条都是柔脆的,死了则是干枯坚硬的,那么坚硬的则属于死亡一类,而柔弱的则是具有生命力的,所以打仗的时候不要逞强硬来。树木过于繁盛就会被砍伐,由此看来强大的反而处于劣势,而柔弱者则占据上风。由此,老子为这一理论主张找到了具象的代表——水。
“天下之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第七十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
天下最柔弱的水,仍然可以在坚硬的岩石中流淌而过,柔弱的水却可以抵挡锐利的刀剑,滴水可以破石,水亦可以锈刀,这处处展现着柔弱胜刚强的内涵。这也体现着老子“尚柔”的人生哲学。老子将天下至柔的水的德行与人的德行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修身逻辑体系。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说: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能够在人们所厌恶的环境中停留,水更接近于道的境界。安守着与人无争的善地,心胸保持沉静,待人真诚,说话守信用,为政善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就不会有幽怨产生。“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是老子对水德的阐述也是对人德的启示。
居善地: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在流动的过程中总会流向一些低洼处即被世俗人们所恶之处,但最终水仍会到达它想要去的地方,在流动的过程中也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发挥着它的价值,它可以是地面上的溪流也可以是天空中俯视一切的云朵,水的这种顺其自然的“不争”品质带给它的是出于最高点俯视一切的眼界和胸怀。这种脚踏实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不争精神同样适用于现今世界的我们。
心善渊:“藏心微妙,深不可测”守住内心的宁静不被外部世界干扰,像水一样,无论混杂多少泥沙,沉静下来仍是清澈澄明。
与善仁:待人真诚有包容力,水在流淌的过程中会无差别的接受和对待着任何事物,无论沙石或是宝玉都可一路随行。
言善信:落地有声,讲诚信。水的形态不同声音亦不同,可以是小溪的“潺潺”,可以是河流的“哗哗”,可以是大海的呼啸,听其声可知其形,这就是“信”。内外一致,表里如一,既不虚张声势,也不矫情伪饰。
老子的“柔弱胜刚强”是在提醒着:我们可以追求强大,但真正的强大是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我们只有放低自己的姿态,保持“柔弱”的状态,才能取得更大、更长久的成就。我们可以追求强大,但真正的强大是利益别人的高尚境界,“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你能帮助的人越多,就越有价值,就能取得越大的成就。
读《道德经》有感15
《道德经·八章》王弼注相较其它章注释,寥寥几字,几近无语,最为可疑。观帛书本,发现与通行本有两处不同。
一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帛书本作“水善利万物而又争居众人之所恶”,除“不”作“又”外,断句亦不同。两句虽都说水不争,但帛书所言似乎更为深刻。
二是“居善地……动善时”句,通行本此句较为复杂,疑有错简衍文,帛书本无“善仁言”三字,此句全文为“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盖老子文,凡对偶三字句,多系偶数,通行本“善”字七句,与全书文例不合。
对此章之解读,不宜从道德价值方面解“善”。老子与儒家不同处,是不从人为道德层次言“善”与“仁”。这里的“上善”,实为水德之比喻,也即言水的天性如此。“水善利万物而又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此乃顺应水之天性而为,并无外在事功的目的性。
帛书本“予善天”也是说善于仿效天道施与万物,即《道德经·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之意。道像水与天一样,普济万物而不存在任何目的性,完全是顺应自然本性而为,这就是“上善”。
我读这里,常常会想起读庄子时的感悟。
庄子在《大宗师》篇借许由之口说:“吾师乎吾师乎!济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我说他人读老庄都说道家“无为而无不为”,而我偏要说道家“无不为而无为”,第一个“为”是无所不为的“为”,第二个“为”是为了什么目的的'“为”,我是要说道家不是消极不做事的,他是无所不为的。但是他在“为”(做事)的时候,他不是预先一个外在目的,他完全是顺应自然本性,即使实现了“仁和义”,普济了万物,这也不是他本心有意为之。他只是顺应天性而为,完成了自己。知此,方能达到人生的超脱。
故而苏轼言“读庄子乃得吾心也”,而有旷达之态。
“上善若水”此“善”乃水德之天性,自然而然,毫无作态。后世道家末流法之,一味崇尚柔弱,以权谋衡之,遂成阴险。其实战国中期中国哲学之伟大发现就是找到了人之“本心”,这是“心学”萌芽发展期,无论孟子和庄子对“心”都有极深的体验和表述,为后世玄学和心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读《道德经》有感】相关文章:
读《道德经》有感12-27
读道德经有感02-03
读道德经有感8篇02-04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08-26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10-18
读道德经读后感11-08
道德经的读书心得09-27
《道德经》读书心得12-28
道德经读书心得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