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汉末曹操诗作《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汉末曹操诗作《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诗词作者:
曹操(东汉)
原文:
其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其二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
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道。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珪瓒,秬鬯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翻译:
其一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的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般礼贤下士,愿天下英杰真心归顺我。
其二
姬昌受封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
殷朝土地为三份,他有其中的两份。
整治贡品来进奉,不失臣子的职责。
只因为崇侯进谗言,而蒙冤受拘禁。
后因为送礼而赦免,受赐斧钺征伐的权力。
他被孔子所称赞,品德高尚地位显。
始终臣服殷朝帝王,美名后世流传遍。
齐桓公拥周建立功业,存亡继绝为霸首。
聚合诸侯捍卫中原,匡正天下功业千秋。
号令诸侯以匡周室,依靠的主要不是武力。
行为磊落不欺诈,美德流传于身后。
孔子赞美齐桓公,也称赞管仲,百姓深受恩惠。
天子赐肉与桓公,命其无拜来接受。
桓公称小白不敢,天子威严就在咫尺前。
晋文公继承来称霸,亲身尊奉周天王。
周天子赏赐丰厚,仪式也非常隆重。
接受玉器和美酒,弓矢武士三百名。
晋文公声望镇诸侯,从其风者受尊重。
威名八方传遍,名声仅次于齐桓公。
佯称周王巡狩,招天子到河阳,因此大众议论纷纷。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赏析:
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就像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了。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就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历史人物介绍:曹操vs诸葛亮
说到三国,无人不知曹操,他最开始给我的印象是贼贼的。像贼一样没有英雄气概,不像关羽赵云这些名将,在面对生死时毫无畏惧。说到三国,无人不知诸葛亮,他最开始给我的印象是神秘;没有人不知道他神机妙算,通鬼神。
有一次跟朋友说到三国,提到他们两个,说起谁比谁更厉害。我得承认,诸葛亮给世人的印象是好的,而曹操给人的印象不好。直到后来,我看了《新三国》,看了十几本传记,看了《三国志》,看了十几部关于曹操的书籍,他便成了我一生要去学习的人。
从历史的意义看,他们俩完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为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曹操,统一的一定是诸葛亮辅佐的刘备;如果没有诸葛亮,统一的将会是曹操。抛开其他的不说,但从这一点来看他们俩的功劳是相同的。三曹在当时还掀起了一股文学热,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的文学经典。
从能力来看,诸葛自幼读书,以文为主,而他所谓的神机妙算是通过地理位置,四季更替,易经原理所得到的推理。一个精研读书的人,做到这一点是很正常的事。他是一个循序蹈矩的人,按部就班地做事。反观曹操,少时是顽童,根据身边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不走寻常路。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和平,从这一点看,曹操比诸葛亮高明。就因为曹操顺应时势,才得以统一了北方,得到了三分之二的天下;就因为诸葛亮按部就班,才最后累死在五丈原。曹操是文武全才,而诸葛亮是文人。诸葛亮幻想着和平,按着自己的意愿逆天而行。曹操适时而动,顺应天命,在做不到能臣的时候及时的选择做一个枭雄。
从出山来看,曹操几进几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明智的选择退隐,时机来的时候果断的把握住。换句话说:曹操懂得如何走自己的路,如何生存。诸葛亮出山时,虽得到刘备三顾茅庐,但水镜先生却感叹:诸葛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换句话说:诸葛亮不能洞察时势,选择了错误的开始。
从君臣来看,曹操走的是君之路,忠诚自己的信仰;诸葛亮走的是臣之路,忠诚自己的君主。君者,像海一样能百川汇聚,兼容好坏善恶,收为己用。而臣就像天鹅,尽职尽责,从一而终。从这一点来看:曹操高于诸葛亮,因为曹操为人主,打天下;诸葛亮为人臣,只能建功业。
从思想看,有人评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在最开始他是希望成为能臣的,但是他很灵活,知道自己做不了能臣,就选择做了奸雄。诸葛亮被人认为是神人,他更应该懂天道,顺天而行。然而,他却逆天而为又不敢有所突破,直接导致了他功成未就身先死的遗憾。
从管理能力来看,曹操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力,合理安排,恰好得当。诸葛亮不能量才而用,总是不放心手底下人做事,因此很多人认为诸葛亮是累死的。从这一点看,诸葛亮不如曹操,同时也充分的说明曹操是能做大事的人,是可以做领导的。他的管理能力,文学作品都被世人多次研究和学习。诸葛亮是一个聪明能干的臣子,员工。曹操是小强,遇到危险的事不容易死,经得了磨难考验,能屈能伸。诸葛亮是花瓶,无法经历挫折,才会让自己英年早逝,含恨而终。
【汉末曹操诗作《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06-22
《水调歌头》原文、翻译及赏析05-28
《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09-18
论语原文的翻译及赏析11-03
大道之行也-礼记原文,翻译、拼音、赏析原文翻译及赏析01-09
《短歌行》原文及古诗词赏析02-06
《招隐士》原文、翻译及赏析06-19
《度关山》原文、翻译及赏析11-15
《燕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