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阅读答案> 《秋》的阅读及答案

《秋》的阅读及答案

时间:2024-06-20 18:21:49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秋》的阅读及答案精品【15篇】

《秋》的阅读及答案1

  【原文】

《秋》的阅读及答案精品【15篇】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题】

  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试分析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2分)“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1分),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1分)

  2、(2分)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1分)。理由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1分)。

《秋》的阅读及答案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秋境

  张春燕

  哦, 那秋! 秋天的花事自然不如春天那样争奇斗妍,但在百花式微中有三五科如秋海棠、木芙蓉和一串红之类花木的点缀,这个季节依然是一片灿烂。当然更好看的秋景还在后头——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上阡头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 当辽阔的大地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树叶开始黄了,落了 。

  哦,那些黄黄的叶簇,哦,那些疏疏的枝桠;看落叶渲染了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一阵凉风吹落树上三五片枯叶,叶片在地上打着旋儿,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但接着,便有沙沙哗哗的金丝色的阵雨了,再接着, 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毯了,那是落叶在向我们做着最后的谢礼呢!而在地毯之上,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枝桠,直刺着高远的天和淡淡的云。

  哦, 那些“白藐烟尽处,红蓼水边头”的枯荷!在“白藕化花风已秋”之后,依然亭亭玉立,只是消褪了颜色的芬芳,日见凋残,它曾经有过的灿烂和美丽在这个宁静的秋日里已归于沉寂。伴着同样清冷的园林和寂寞的人群,伴着池塘里依稀可辨的几点浮萍,它的身影愈显伶仃。都说绚丽之后又会复归平淡, 它不例外吧!

  而,在每一个“秋阴不散霜飞晚”的日子,人们仍需“留得残荷听雨声”。雨打枯荷,是一种玉振之声, 是天籁, 如歌如禅,入诗入画。难怪一个诗人要说,人生不能缺乏的,除了刻骨铭心的爱情,便是令人陶醉的雨夜了。而令人陶醉的雨夜,又怎能缺乏枯荷的支撑呢?

  枯荷自身,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在大好的晴天,它似乎也在倾听,听天的深处飘来清亮的雁鸣, 听地的远处传来似有若无的蝉歌。虽然青春不再,容颜已改,它依然亭亭玉立——生命的秋境是另一番灿烂和美丽,轮回的世界也是。

  “信是明年春再来”,待到来年的暖风熏得游人醉, 枯荷也将转世为田田的荷叶——那一池新绿呀:有平展着圆盘浮在水面的,有黄伞婢在空中摇摆着的,有半开半卷,生气勃勃地横斜着的,有刚露出水面,还紧紧地卷着,呈现雅态的,有兜着水珠任其在上面滚动的, 也有长的很高,但尚未展开叶面,散散漫漫耸起的……它将再次拥有美丽和歌声,拥有一分不求自得的生命的圆满,不再为谁而开,也不为谁而零落。

  经过了草木际天的长夏和蝉声高远的初秋,静静的'池塘里枯荷默然无语,它伫立,它守望,也许是为了它也曾错失过的一道目光?

  1、本文遣词生动形象,请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在“白藕化花风已秋”之后,依然亭亭玉立,只是消褪了颜色的芬芳,日见凋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伴着池塘里依稀可辨的几点浮萍,它的身影愈显伶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将再次拥有美丽和歌声,拥有一分不求自得的生命的圆满,不再为谁而盛开,也不为谁而零落”,如何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诗。请问,这首诗的后半部分是什么?它的作者谁?它与本文有哪些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季节,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请把它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消失。这里形容枯荷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表达了对它过去的美丽的惋惜和流连。

  (2)孤独, 没有依靠。通过对枯荷形单影只、日见凋零的外形的描写,表达了秋境的萧瑟。

  2、此处的秋景指生命的末期,作者的人生态度是珍惜生命的最后时刻,绽放出更绚丽、更耀眼的光芒, 在生命的最后仍保持清高的气节。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它与本文都是赞美秋日的如诗如画,在秋日里发现美丽景色,由此引发了对秋的喜爱和深思。

  4、“略”。

  (意思对即可)

《秋》的阅读及答案3

  【原文】:

  长安秋望

  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释】:

  ⑴云物:即天上飘拂的云雾。凄清:指秋天到来后的那种乍冷未冷的微寒,也有萧索之意。清,一作“凉”。拂曙:拂晓,天要亮还未亮的时候。流:指移动。

  ⑵汉家宫阙:指唐朝的宫殿。动高秋: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

  ⑶残星,天将亮时的星星。雁横塞:因为是深秋,所以长空有飞越关塞的北雁经过。横,渡、越过。塞,关塞。

  ⑷紫艳:艳丽的紫色,菊花的色泽。篱:篱笆。

  ⑸红衣:指红色莲花的花瓣。渚:水中小块陆地。

  ⑹鲈鱼正美:西晋张翰,吴(治今江苏苏州)人。齐王司马字凑保挝笏韭矶苻颉Tぶ韭捉埽忠蚯锓缙穑肽罟氏绲牟溯欢视汶诘拿牢叮闫倩丶摇2痪茫韭坠槐簧薄

  ⑺南冠:楚冠。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间之日:‘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悦之,召而吊之。’后用以“南冠”指囚徒或战俘。

  【翻译】:一、

  拂晓的云与攀在漫天游动,楼台殿阁高高耸立触天空。

  残星点点大雁南飞越关塞,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楼中,艳萦的菊花静静地吐芳幽,红红的莲花落瓣忧心忡仲。

  可惜鲈鱼正美回也回不去,头戴楚冠学着囚徒把数充。

  二、

  灰蒙蒙的云雾夹带着寒意天刚刚亮,宫殿四周开始呈现出深秋的景色。稀疏的晨星伴随着从边塞上横空而来的大雁,凭楼眺望忽闻笛声引起无限乡愁。篱笆旁紫色艳丽的菊花欲开未开,十分静谧,池沼里莲花花瓣已凋谢。故乡鲈鱼正鲜美而我却不归去,又是何苦戴着南方的冠冕学楚囚?

  【赏析】:

  《长安秋望》是唐代诗人赵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诗人望中的所见,写秋风中夜间长安景象,并寄离着诗人思乡的深远情怀。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秋晓远望之所见与感受。颈联写景,烘托出秋日凄清的气氛。末两句写归思,通过“莼鲈之思”和“南冠楚囚”的典故,抒发自己欲归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这首七律,通过诗人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远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抑郁的基调。

  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致;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诗人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觅声望去,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悠扬、哀怨,是在慨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呢,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据《唐诗记事》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联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

  颈联写俯察。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愁容满面。紫菊半开,红莲凋零,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郁的主观色彩。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枯荷,追忆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靖节,油然而起归隐三径之心——写菊而冠以“篱”字,取意就在于此吧?

  上面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近近的秋景,无不触发着诗人孤独怅惘的愁绪;末联则抒写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流逝由暗而明的变迁。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果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季节的平常景物,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加之以黎明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阅读训练】:

  (1)这首诗歌的颔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你就颔联某一方面的艺术特点做简要析。

  (2)诗中的“紫艳半开篱菊静”一句,寄托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并请简要列举你的理由。

  (3)请赏析颈联“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4分)

  (4)请结合全诗分析“凄清”二字的作用。(4分)

  (5)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意境和手法两个角度分析写景的妙处。(6分)

  (6)请结合“篱菊”“渚莲”“鲈鱼”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5分)

  (7)颔联在景物描写方面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简要分析。(5分)

  (8)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⑴①动静结合,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雁横塞”这是动景,“人倚楼”这是静景,动静结合,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

  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情与景自然融合。

  ③烘托,渲染。作者通过廖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听笛之人等意象渲染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饶有情韵,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④引发联想,韵味清远。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怨,让人联想起人生如晨星之易逝的慨叹,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的情思,那长笛一声引发无穷的联想,使闻者黯然神伤。

  (对艺术特点的概括2分,结合诗歌做具体赏析2分。意思对即可。)

  (2)寄托了诗人思乡归隐的思想感情。理由只要能答出两点即可:

  ㈠寓情于景。篱菊的意象与诗中的'南归之雁、时令之秋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思乡归隐的情绪。

  ①篱菊的意象,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潜,寄托的是归隐三径之心。

  ②诗中把南归之雁、时令之秋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思乡的情绪。

  ㈡尾联借用典以明主旨,写家乡鲈鱼正美,我不归去,却如囚徒般羁留长安,甚是无谓,表示的是归隐事不宜迟的决心,篱菊的意象与之相和谐。

  (3)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2分)诗人运用与拟人的手法,抒发好景无常的伤感,表达了归隐之心。(2分)

  (4)诗中“凄清”二字,表面上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衬托出了心境的凄凉。(2分)“凄清”二字紧扣题目,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统领全篇。(2分)

  (5)从意境上看:寥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吹笛之人,营造了一幅凄清的画面,烘托出内心的悲凉之情。从手法上看:①视觉和听觉多角度写:“残星几点”“雁横塞”“人倚楼”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②动静结合:“雁横塞”是动态,“残星”“人倚楼”是静态。(意境2分,手法4分,共6分;答“远近视角变化”“诗中有画”等酌情给分)

  (6)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红衣脱落,枯荷败叶,满面愁容;家乡的鲈鱼正美。诗人以静赋“菊”,以“愁”状莲,移情于物,融情于景,“鲈鱼正美”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的故园之思和归隐之意。(分析3分,感情2分,共5分)

  (7)景物描写视听结合、动静结合,颇见匠心。(2分)“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3分)

  (8)本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2分)尾联连用两个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上句用西晋张翰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的典故,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4分)(结合其它诗句分析,言之成理也可适当给分)。

《秋》的阅读及答案4

叨叨令·悲秋

  叮叮当当铁马儿乞留玎琅闹,啾啾唧唧促织儿依柔依然叫。滴滴点点细雨儿淅零淅留哨,潇潇洒洒梧叶儿失流疏刺落。睡不著也末哥,睡不著也末哥,孤孤零零单枕上迷颩模登靠。

  [注解]

  铁马:即屋檐下的风铃。

  气留玎琅:象声词,铁马摇动的响声。

  促织:蟋蟀的别称,夏末秋初最盛。它的鸣声报凉秋已至,催促妇女速织布以制寒衣,故称“促织”。

  依柔依然:促织的叫声。

  淅零淅留:状滴滴点点的细雨之声。哨,应为潲,雨经风而斜扫。

  失流疏刺:树叶一片一片下落的声音。

  迷颩模登:形容迷惘困倦的神态。

  1.这首小令的前四句主要对“秋”进行哪个方面的描摹?具体写了什么内容?全曲如何体现“悲秋”的主旨?(4分)

  2.这首小令用语很有特色和情趣,请简要赏析之。(3分)

  参考答案:

  1.(4分)前四句主要对“秋”进行声音方面的描摹。(1分)具体写:风铃声、蟋蟀声、细雨声、叶落声。(1分)全曲紧扣“秋”的特征,描摹种种秋声,以凄冷萧条的景物来衬托“悲”情;从主人公反复呻吟、辗转反侧的动作和迷惘倦怠的神情,来体现其孤独痛苦的`“悲秋”情怀。(2分)

  2.(3分)通篇纯用白描手法,特征鲜明,洗练生动;使用双声叠字状物,并以一连串的象声词拟声,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使用一系列儿化音,富有生活气息;句式整齐,又新鲜活泼。(每点1分,写出3点即可)

  [译文]

  秋风吹动风铃叮当的响我觉得是“乞留玎琅”的吵闹,蟋蟀啾啾的鸣声也感到是“依柔依然”的叫。点点滴滴的细雨飘落是“淅零淅留”的潲,梧桐叶儿萧洒地落下也是“失流疏刺”的飘,睡不着啊,睡不着,我只好孤孤零零迷惘倦怠地在单枕上靠。

叨叨令·悲秋赏析

  这是一首以叠字和象声词构成的著名散曲小令。此曲写秋风秋雨愁杀人。用双声叠字状物,象声词传声,动词、形容词传神。纵笔铺叙,曲终奏雅,构思奇巧,动笔独具匠心。种种秋声与悲秋之感交迸迭起,达到高度的情景交融。

《秋》的阅读及答案5

  秋兴八首·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①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②抗疏功名薄,刘向③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信宿:再宿。②匡衡,西汉经学家、大臣,“凿壁借光”的故事被世人广为称颂;他多次直言进谏,刚直不阿,受人敬重。③刘向,字子政,汉朝宗室大臣、经学家。

  15.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诗人日日独坐江楼,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B.颔联紧承首联,写眼前所见。渔舟泛泛,燕子飞飞,“泛泛”“飞飞”巧用叠词,透出诗人的闲适之情。

  C.颈联运用典故,以匡衡上书进谏、刘向整理经典自比,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之情。

  D.全诗结构严密、抒情深挚,整体基调与《登高》相似,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16.尾联借“同学少年”表达诗人独到的`思想感情,这与《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6分)

  答

  15.B【解析】“透出诗人的闲适之情”错

  16.(1)杜诗:往日的同辈之人,如今大多已经富贵发达,地位不再低贱(1分),作者借“同学少年”之得意反衬(对比)自己落魄的处境(1分),表现了诗人不得志的痛心。(1分)。

  (2)毛诗: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1分)作者通过回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来表达对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高度赞美。(2分)

《秋》的阅读及答案6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参考答案:

  19.表露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2分)是用对比的手法表现的。(1分)

  20.作者写冲天一鹤是且来表明心志,在困难中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3分)

  【19题详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古他人都悲秋,而我独爱秋,可见从对比中,我的心态一改悲秋的心境,更多的'是豁达。所以全诗溢着乐观的心态。

  【20题详解】

  晴空一鹤排云上,写出了鹤的姿态,直上云霄,何等气魄,何等精神,这种向上的精神使全诗一改旧套,让人耳目一新。

《秋》的阅读及答案7

  凌歊台①畔黄山铺,是三千歌舞亡家处。望夫山下乌江渡,是八千子弟思乡去。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青山②太白坟③如故。

  【注】

  凌歊台:遗址在今安徽当涂小黄山,相传为南朝宋武帝刘裕所建。②青山,安徽当涂东南。太白坟:李白坟。

  14. 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正宫”是宫调,“塞鸿秋”是曲牌,“凌歊台怀古”是题目,此曲是一首登高吊古之作,全曲紧切题意“怀古”展开。

  B. “望夫山下乌江渡”指的是项羽当年兵败垓下,在乌江自刎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感慨。

  C. “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引用了杜甫《春日忆李白》的诗句,直接抒发了对李白的怀念之情。

  D. 作者选用刘裕亡家、项羽自刎,而李白遗泽长存的史实,使之形成对比,引发读者思考。

  15. 请赏析“凌歊台畔黄山铺,是三千歌舞亡家处”二句的妙处。

  【答案】

  14. C 15. 凌歊台畔黄山铺,是曾有千百歌女却终究灭亡了的南朝故地。虚写了南朝宋曾经的繁华,实写了登临古遗址后满眼所见的`苍茫景象。作者抒发了朝代兴替、昔盛今衰的感慨。借用南朝宋刘裕所建的凌歊台怀古抒情,奠定了全曲感情基调。

《秋》的阅读及答案8

  ① 千秋岁·水边沙外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

  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绍圣元年(1094年),秦观因元祐党祸,贬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刘拯论增损《神宗实录》,中途改贬监处州酒税,此词作于处州任上;②西池会:元祐七年三月上巳,诏赐馆阁花酒,游金明池,琼林苑,与僚友西池宴集赋诗唱和。日边:典出《》,喻京都帝王身边。

  【试题阅读】

  1.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

  答案: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2分)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1分)以乐景衬哀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2分)

  2.“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6分)

  答案:“春去也”运用双关。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将一去不复返,可谓一语双关,言简意深。“飞红万点愁如海”运用了借代、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飞红万点”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面凄美,令人伤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指出任意两种手法,并作分析即可。6分。)

  (3)“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一句中“乱”和“碎”,用词极为工致,“乱”写出了花的 ;“碎”写出了莺声的 。

  (4)近人夏闰庵云:“此词以‘愁如海’一语生色,全体皆振,乃所谓警句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如海之愁”有哪些内涵?

  5、有人说,“花影乱,莺声碎”一句中“乱”和“碎”用词极为工致,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6、秦观朋友孔毅甫读到“镜里朱颜改”之句时惊呼:“少游盛年,何为言语悲怆如此?”请结合下阕简要赏析秦观是如何表达这种心情的?(5分)

  参考答案:

  (3)“乱”字写出花的纷繁、摇曳;“碎”字写出莺声的清脆、杂乱。

  (4)“飘零疏酒盏”一句,他乡逢春,因景生情,亲友离别,产生飘零憔悴之愁;“忆昔西池会”一句,抚今追昔,政治风云变幻,同僚好友多被贬谪,天各一方,有忆念故人之愁;“日边清梦断”一句,青春年华消逝,政治理想破灭,有抱负难伸之愁;“春去也”一句,暮春时节,落红无数,感叹岁月流逝,良时难再,有惜春伤己之愁。

  5.“乱”字写出花的纷繁、摇曳;“碎”写出莺声的间关、杂乱,形象生动,描写精当。(2分)眼前“花影乱”,耳边“莺声碎”,“乱”、“碎”实际是写失意飘零的词人内心的烦乱,以乐景写哀情,给人凄迷之感。(2分)

  6、虚实结合,回忆过去,感慨今天的遭遇坎坷,词人两次被贬,遭受了沉重的挫折和打击,他自觉再也没有伸展抱负的机会了。“日边清梦断”,可见他对朝廷不敢抱有幻想了;朱颜改,指青春年华消逝,寓政治理想破灭,飘泊憔悴之叹。(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将飞红比喻成海,不满当前流离生活又深知前途无望的双重感情,使词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因而憔悴愁苦。孔毅甫理解这种感伤所以要惊呼。(2分)(答借景也可给分)

  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开头四句描写了一派热闹的城郊早春风光,以乐景衬哀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B.“忆昔西池会”现两句,追忆当年与同僚飞车赴会的盛况,抚今追昔,词人发出“今谁在”的凄怆悲呼。

  C.“日边清梦断”指诗人白日梦断,词人越是忆念昔年帝京携手共游旧事,越意识到往日不可回,愁苦无限。

  D.“飞红万点愁如海”运用了借代、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以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广之深。

  E.全词语言清丽俊逸,情韵天成,画面凄美,无限凄楚哀怨的情思溢于词表,感人至深。

  2.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愁?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AC(A应是暮春,“春寒退”,意为春天即将归去。春去也也呼应开篇“春寒退”,此句写的是春光虽好,但已入暮,怎不令人心碎意乱。C“日边”指帝京,京城,参见注释。(选对一个3分,选对两个得5分)

  2.(1)惜春伤己之愁。暮春时节,落红无数,词人感慨春光已逝,叹惜年华消逝,政治理想破灭。(2)飘零憔悴之愁。词人失意单飘零,离亲别友,内心烦乱,因而产生无以自解的愁苦和悲伤。(3)故人之愁。词人感慨政治风云变幻,同僚好友多被贬谪,天各一方,只有满腹愁苦,凄恻哀怨。(4)壮志难酬。“日边清梦断”词人被贬,寓政治理想破灭,对朝廷不敢报有幻想,抒发了壮志难酬之苦。(6分,每点2分,写出三点即可。)

  【赏析】

  该词一起句就标明了作者身处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水边沙外”。地点:栖霞寺外的沙洲上,瓯江边,面对青田县城(后文再作补叙)。时间:暮春季节。以“外”字连带“城郭”,正是“城郭轻寒退”的时候。城郭: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如青田水南村,石郭、平堰(平演)、西门外、后山等周边地区。这里已是绿意盎然。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言不论水边沙外还是内城外郭,已是一片暮春气息。“春寒退”,春天即将归去。这种恋春、惜春之情,也正是词人惆怅失意的感情流露。“花影乱,莺声碎”,写“花影”,可见阳光明媚;写“莺声”,可见境界清幽。“花影”、“莺声”相互照应,应是一派明柔春景,加上“乱”、“碎”二字,联系上文的惆怅之情和下文的“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两句看,则乱者情也,碎者心也。春光虽好,但已入暮,身世如斯,怎不令人心碎意乱。这就自然地引起“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的怀人之情。“飘零”是说自己遭受贬谪,“酒盏”是指与朋辈把酒共话。一个“疏”字,写出词人仕途坎坷,半生飘零,因而久已未和好友同游共饮、谈诗论政了。对这种的无尽,使人衣带渐宽身渐瘦。“离别宽衣带”所说的“离别”,不是普通的离别,而是因政治原由各遭贬谪,天各一方,前途未卜的离别,所以其痛苦更甚。“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词人明知相见不易,却又无时不产生强烈的愿望。但翘首远望,昔日挚友又在何处呢?看到的只是在寂寂暮色中渐渐聚合的天空碧云。思念、失望、孤寂、苦恼,在“人不见”、“空相对”里得到深刻地表露。

  下片“忆昔西池会,鵷鹭同飞盖”两句,这里的“西池”,即指金明池;“鵷鹭”是两种鸟名,因其飞行有序,故常用以喻班行有序的朝官;“盖”,车盖,指车。这两句是追忆当年与同僚友好,飞车赴会的盛况。这次盛会,参加者三十六人,皆当时名公文人,他们纵谈阔论,宴饮畅游,从早至晚,极尽欢娱。但,俱往矣!如今朋辈星散,各贬他乡,抚今追昔,不能不使词人发出“携手处,今谁在?”的凄怆悲呼。“日边清梦断”,“日边”指帝京,词人越是忆念昔年帝京携手共游旧事,越意识到既往之日不可复回。本来,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往往可在梦中寻求,但是“清梦断”,词人清醒地认识到重返帝京、旧友重聚已不可能。这种不满当前流离生活又深知前途无望的双重感情,使词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因而憔悴衰老,以至“镜里朱颜改”。难怪孔毅甫见“镜里朱颜改”一句时,惊道:“少游盛年,何为悲怆如此。”“春去也”呼应开篇“春寒退”,且在感情上表现得更沉重,无限凄楚哀怨的情思溢于词表;而“飞红万点愁如海”,以飘零衬愁情,其悲怆绝望的心情更令读者惊心,以海喻愁乃词人内心深处的断肠泪凝聚而成。

  此词为怀念友人而作,更沁透着词人贬谪之怨,因而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上片主要写离情和思念之苦,下片则抚今追昔道出了如海愁情。在语言上不脱清丽俊逸本色,虽有仿用前人语意之处,但却自成格调,情韵天然。

《秋》的阅读及答案9

  甲

  陶潜、谢眺诗皆平淡有思致,非后来诗人怵心刿目雕琢所为也。老杜云: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紫燕自超诣,翠驳谁剪剔是也。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①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如此则陶、谢不足进矣。今之人多作拙易语,而自以为平淡,识者未尝不绝倒也。梅圣俞《和晏相诗》云:因今适性情,稍欲到平淡。苦词未圆熟,刺口剧菱芡。言到平淡处甚难也。所以《赠杜挺之诗》有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之句。李白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

  乙

  《漫斋语录》曰:诗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余爱其言,每作一诗,往往改至三五日,或过时而又改。何也?求其精深,是一半功夫;求其平淡,又是一半功夫。非精深不能超超独先,非平淡不能人人领解。朱子曰:梅圣俞诗,不是平淡,乃是枯槁。何也?欠精深故也。郭功甫曰:黄山谷诗,费许多气力,为是甚底?何也?欠平淡故也。有汪孝廉以诗投余。余不解其佳。汪曰:某诗须传五百年后,方有人知。余笑曰:人人不解,五日难传;何由传到五百年耶?

  (清·袁枚《随园诗话》)

  [注] ①组丽:华丽。

  23.文中《风》《骚》分别指《诗经》中的《国风》, 创作的《离骚》。(1分)

  24.在甲乙文中□□和□□两词,容易被人误解为平淡。(2分)

  25.与乙文画线句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2分)

  A.通俗精妙 B.平易深涩 C.言简意赅 D.深入浅出

  26.甲乙两文对平淡的理解不一致,加以分析。(3分)

  27.两文都写到了梅圣俞的诗,但论证方法不同,请指出并辨析其作用。(4分)

  甲文 。

  乙文 。

  参考答案:

  23.(1分)屈原

  24.(2分)拙易(1分) 枯槁(1分)

  25.(2分)D

  26.(3分)甲文认为平淡是脱尽绚烂华美之后的境界;是浑然天成,无须雕琢的。乙文认为平淡是易于别人理解的;是需要反复修改的。(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

  27.(4分)甲文:引证,强调达到平淡很难;(2分)乙文:例证,突出用意要精深,增强说服力。(2分)

《秋》的阅读及答案10

  小阁高栖老一枝①,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①“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鸿鹄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解析】

  诗人简介:赵执信(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

  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诗歌分析:此时当作于赵执信被革职之后。诗歌内容时令是秋季,时间是暮色夕阳,首联自言愿意“栖老一枝”“不为秋悲”,实则是对现状不可改变的无奈之叹,看似旷达,实显无奈。后面三联以“斜阳”“落叶”“孤鸿”“残菊”“短烛”“低横北斗”等低沉意象为主,缀词成章。惆怅失意之情溢于言外。全诗不脱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怀。

  ⑴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词的妙处。(3分)

  【解析】此题延续四川高考爱出“炼字”题的风格。解答时理解词义,把握准情感,并结合诗句实据分析即可。难度不大。

  【答案】

  ⑴“常”字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暮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

  ⑵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解析】此题考查心境。属于“鉴赏诗歌的情感”考点,学生解答时需要注意几点:一是读懂诗歌,理解情感;二是要会逐联分析;三要语言准确优美,表达出诗人的心境,鉴赏出诗歌的美感。难度较高。

  【答案】

  ⑵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的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汗衫、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烛光下饮酒的情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

《秋》的阅读及答案11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云梦故城①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②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注)①云梦故城:指战国楚都郢。②梦渚:云梦泽中的小洲。

  16.诗人孟浩然与__齐名,同为唐代____诗派代表诗人,但《与诸子登岘山》在题材上属于____。

  17.这两首诗都提到了“人事”,下列对它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事”指世间的事,在两首诗中应指那些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

  B.孟浩然认为人事是不停变化的,着一“有”字体现出必然性。

  C.虽然戎昱也认为人事会变化,但“一朝”二字更突出它的偶然性。

  D.人事之感,孟诗劈空而来,雄阔浩瀚,戎诗因登生念,叹惋怅惘。

  18.这两首诗的'颈联都借景抒情,请作具体说明。

  答

  17.A.“在两首诗中应指那些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错误。诗中指的就是普通的人事。

  18.孟诗:鱼梁洲因水位下降而露出水面,云梦泽一望无际而令人感到深远。凋零肃杀景象,既表现为严冬时令,又烘托了作者的伤感。

  戎诗:听觉判断大雁在云梦泽休止,视觉想象荆门群树一派秋色,寄托作者漂泊之感、思乡之情。

《秋》的阅读及答案12

  秋渐深

  李娟

  ①秋天来了,秋分一过,晨起漫步江畔,白露满地。树叶、草尖上都挑着颗颗晶亮的露珠。节气和植物,犹如一对恋人,配合得默契贴心,情投意合。他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温柔的姿势,她都已心领神会。

  ②桂花开了,细碎的金色花瓣,宛若星星,人从树下走过,落花细细香满衣。起风的夜里,花香伴着虫鸣如流水般一潮潮地通进窗来,花香袭人。忽然想起《红楼梦》中宝玉的丫鬟也叫袭人。贾政责问是谁取了这么一个鬼精的名字,宝玉说,她本姓花,有一句古诗“花气袭人知昼暖”,所以就给地取名袭人。夕月一弯的秋夜,枕着阵阵花香入眠,无限花香染梦境。

  ③午后,走进寂静的山林,手里携一本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他写道:“走在山间小路上,芒草、萱草牵吾衣,着实可爱。”我仿佛和他一同走进秋的深处。树上的叶子渐渐凋零,每棵树变得疏朗透明起来。金黄的,褐色的叶子铺满树下,如同厚厚的花毯。远远的看见一棵树,擎着深红的树冠,枝桠上挑着颗颗闪亮的红星星,走进了细看,原来是一树红灯笼似的柿子。

  ④榉树的叶子一日日红了,细细密密的红叶像一叶小舟,驶向秋之深处。踩着沙沙的落叶,偶然会听见咕噜咕噜石子落地的声响,其实那不是石子,是山中松子落。枝桠上蹲着几只斑斓的鸟儿,坐在枝头阳光下说着悄悄话,让人想到“林静鸟谈天”。

  ⑤田野里,收割后的稻草一捆捆一簇簇相依在一起,一夜夜秋风袭来,秋深露重,它们只有依偎在一起取暖。

  ⑥艾草枯黄了,静静地立在山坡上。每年端午时,人们将它一丛丛抱回家,捆绑好立在家门前,或是用艾叶熬了水给孩子洗澡,等到夏天来了,孩子不会招蚊虫叮咬。《诗经》有云“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原来艾草是伴着爱情从千年前的诗歌中向我一步步走来。那位布衣诗人走在山野间,看见青青的艾叶随手拈来握在指尖,思念就如潮水般涌起。他的诗句随风飘远了,落在《诗经》的泥土中,开出了深情、朴素的花朵,流传了千年。

  ⑦幼年时在乡下,秋意正浓的时候,奶奶带着我去山坡上采摘野菊花。一丛丛野菊花如邻家的小女孩,穿着金黄色的布衣裳,梳着两个歪歪扭扭的小辫,冲着我张开笑脸。她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在秋风里交头接耳地说话。奶奶说,将野菊花在太阳下晾干了,装在枕头里,可以清火、明目、安神。我的竹篮里只采了薄薄的一层,就嫌累了,蹲在草里找蒲公英。蒲公英一枝枝白了头,我拔了一枝,小心翼翼捏在手上,轻轻地吹一口气,蒲公英的孩子们就随秋风飞远了。我也是蒲公英的孩子,光阴的秋风一次次将我吹远了,望不见童年,望不见奶奶,望不见故园。

  ⑧我很喜欢作家汪曾祺先生一段话:“文求雅洁,少雕饰,如春初新韭,秋末晚菘。”一直不知道“菘”是什么样精致的蔬菜,是秋末的一味美食。那日翻开《诗经》就看见它,原来是一棵青翠的大白菜。如同农家一个粗衣旧服的小闺女,一日进了学堂,戴眼镜的老师问地叫什么名字,她说叫丫头,众人捂着嘴笑,老师就像随手给丫头取了大名“菘”,使得这个水灵灵的小丫头整个人一下子优雅、端庄起来。秋末,清炒大白菜时配上黄的姜丝和几丝红辣椒,盛在青花瓷盘里,分外悦目,爽口宜人。

  ⑨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几场秋雨,将天空洗得犹如碧玉一般明澈。所有的树木渐渐落尽繁华,疏朗的`枝桠伸向晴空,大自然庄严、肃穆的季节来了。

  ⑩人过了而立之年,才渐渐懂得秋之深的韵味。就好像一个人的文字,年轻时姹紫嫣红开遍,分外艳丽妩媚。慢慢年长,才明白“文求雅洁,少雕饰,如春初新韭,秋末晚菘”的道理,文字到了一定的时候便开始做减法,简洁、干净、纯粹。将枝头的繁华一一卸下,沉浸在文字的泥土中,简洁不芜,气定神闲,沉静从容。文字有了山寒水瘦、千山鸟飞绝的意想,也有了秋水长天的开阔明朗。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删繁就简三秋树,将人生和文字站成秋天里的一棵树,那是生命的另一个境界。

  (《最美文》20xx年第10期卷首语)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运用巧妙的比拟总起全文,生动形象地揭示了节气与植物的依存关系。

  B.第④段用了以静衬动的手法,刻画出了秋天树林中那种静谧而又不失生机与活力的状态,展现了作者沉浸于自然之中的喜悦之情。

  C.第⑦段关于幼年采摘蒲公英的回忆主要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童年、亲人、故园这三者的思念之情。

  D.第⑨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呼应上文写树的内容,引出下文关于人生和文字要删繁就简的人生感怀。

  2、就眼前自然景象的变化而言,题目“秋渐深”的“渐”在文章中是怎样表现的?

  3、有人评价李娟的散文“带着原生态的青春,有着青草般的鲜美气息,充满对世界的童真”,请结合文章内容,从选材与语言两个角度加以说明。

  答

  1、B。“用了以静衬动的手法”错误。结合“踩着沙沙的落叶,偶然会听见咕噜咕噜石子落地的声响”“坐在枝头阳光下说着悄悄话”等分析,以动写静,刻画了秋天的静谧自然,表现了作者陶醉于自然的喜悦之情,突出了作者敏感细腻的情怀。

  2、渐,逐渐。作者在文中以“秋天来了”开头,从“秋分一过”写起,依次描摹了桂花、山林中的树木、田野里的花草,在对不同时段景象的描绘中表现秋天逐渐发生的变化;从“树上的叶子渐渐凋零”“榉树的叶子一日日红了”“一夜夜秋风袭来”“几场

  秋雨……”到“所有的树木渐渐落尽繁华”,用这些描摹变化过程及时令特征的句子,写出了秋意渐渐变深的过程。

  3、选材角度:李娟的散文以小见大,在朴素自然的叙述中反映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受。比如作者笔下的“细密的榉树红叶“相依相偎的稻草””“精致的晚菘”,无一不是惯常的生活化的事物,却又无不充溢了生活的温情,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姿态。

  语言角度:李娟的散文语言简洁朴素,细腻生动。比如将节气和植物比成一对恋人,富有情趣,而写收割后的稻草依偎在一起取暖,则又非常富有生活气息。这些细腻的描写,显示了作者简洁纯粹、沉静从容的创作观和生活态度。(从修辞角度答也可)

《秋》的阅读及答案13

  ①我还是小学生时,读到过这样的句子:“稻子笑弯了腰,高粱笑红了脸。”那是小时候我对秋天的印象。在小小心灵里,秋天是喜滋滋的,有点暖烘烘的甜味,连空气里都流动着作物成熟的气息。后来我才知道“春耕秋收”,这是我们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习惯。因了成熟与收获的期许,我们觉得秋天是一个有内涵的季节。春华秋实既是对季节的礼赞,更是对生命完满的向往,一个生命在春天的萌发和夏天的绽放后一定要在秋天结出果实,才不会失于轻飘,才不会虚于此行。

  ②长大以后,我开始看到秋天的美,这样的美逐渐清晰起来。

  ③其实,漫长的少年时代,我也隐约感觉到了秋天的美丽,我时常在暮色四起的田野里游荡,收割后的田野空空荡荡的,夕阳像薄纱一样。那时,能闻见一种稻禾的气味,混着空气里衰草的香。那样的气息总是让心变得空落起来,变得忧伤起来,像一个山谷,里面储满了寂静。我知道这是秋天的况味,许多年后,这样的味道被我封存在记忆里了,看到“秋天”这个词语,或者一阵阵微凉的风开始在大地上跑动,它们就氤氲开来,缭绕在心里。现在,听过春天华丽的喧响,看过夏天盛大的热情,我能深切体会到秋天的美。秋天的.美是收敛的,沉静的,不事张扬的,像一个艺术家,有宽广的内心,却在眉眼间藏着那么些让人琢磨不透的忧郁。

  ④如果你有时间凝视一棵树,你会看到我说的静美,它在秋天里呈现出一种历经风雨和青涩后的祥和,它的叶慢慢变黄,那些叶很从容地落下来,没有一丝慌乱的感觉。同样,这样的祥和经了秋天的传达,呈现在许多事物上面。天空突然高远,夕阳变得彤红,像枝头丰盈的柿子,仿佛随时都流出香甜的汁来。岸边的苇丛,此刻有了花白的芦花,在秋风里摇曳,它们也是不急不躁的,一茎芦苇,就是一个悄然独立的思想者。河水不再暴涨了,一条河度过夏天就恢复了冷静,它有了一种舒缓的节奏,有了处变不惊的阅历,像柴可夫斯基琴键下流淌出来的音乐,像马友友的大提琴独奏曲。

  ⑤这是时间上的秋天,她以一个季节的形式出现,从九月的眸光里开始。

  ⑥秋天有更多内涵。有时她在一张古琴的弦上荡漾,像夕阳下的水波那样,有着一圈又一圈丝绸般的涟漪;有时,她又以几朵白菊的形象落到一盏茶里,那是一个白瓷杯,在一张原木的茶几上独自入定。这么说秋天并不仅仅是时间上的,现在我更倾向于认为“秋天”是一个关乎文化和心灵的词汇。真正的秋天,在时间的远方,在古老的典籍里,在脆薄的纸页间。从屈原写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开始,从庾信写下“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开始,从马致远写下那首著名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开始,秋天就有了另外一种形式。她不仅仅是时间的概念,我们古老中国的秋天,其实住在诗行里,住在文字里,住在游子绵长的乡愁里。

  ⑦现在,在我看来秋天已是一种气象了,像一条流到开阔处的大河,像一座到了深秋的寒山,白云生处有人家。秋天也是一个放下成见的人,不再愤怒不再计较不再轻易害怕未知的人生。在秋天里,我愿意将心安放下来,将那些生命里的烦扰理清。我要只留下爱和深思,秋天到来的时候,我愿意是一棵落尽繁花的树。(选自徐海蛟的作品)

  1.第二段和第五段在文章的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2分)

  2.解释“我们古老中国的秋天,其实住在诗行里,住在文字里,住在游子绵长的乡愁里”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3.品味第四段中划线的句子,简析其在语言表达上的效果。(4分)

  4.联系全文,指出作者所说的“秋天的内涵”具体指哪些内容。(4分)

  5.文章结尾最后两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1.第二段领起第三和第四两个自然段,第五段总括第三和第四两个自然段。(各1分,共2分只答“领起下文”“总括上文”不给分)

  2.秋天”是中国古代文人伤感的季节,他们把秋天写进诗文里,抒发自己的悲凉情怀;秋天萧然寂寥的季节特征很容易引发古代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各2分,共4分)

  3.这是一个新奇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的夕阳在高远的天空下的独特景象,表现出一种静穆祥和之美。(修辞2分,表达效果2分,共4分)

  4.具体指:(1)春华秋实既是对季节的赞美,更是对生命完美的向往;(2)秋天呈现出一种收敛的、沉静的、不事张扬的静美;(3)秋天是一个关于文化和心灵的词汇;(4)秋天是一种开阔、浑厚、成熟的“气象”。(各1分,共4分)

  5.表现出作者追求一种淡然宁静的、超然物外的、洗尽铅华的心态,愿意做一个胸怀宽广、荣辱偕忘、宽厚仁爱之人。(共4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秋》的阅读及答案14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秋望①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②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③,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④。

  【注】①明代弘治年间,鞑靼屡扰,西北边境多有战事。李梦阳前线犒军,有感而发。②|:装箭的袋子。③飞挽:快速运送粮草的船只。④郭汾阳:即郭子仪,唐代名将,安史之乱中,曾任朔方节度使,以功封汾阳郡王。

  14.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了诗人登临远望的地点和时节。水绕边墙,秋燕南飞,扣题的同时也使诗的境界愈见空阔、苍凉。

  B.颔联上句描写了作者跨过壕沟追逐野马的场景,表明作者想加入到队伍中,以实现其保国安民的崇高理想。

  C.颈联描写尘土飞扬的黄河渡口和冷月高挂的战场,战前准备的繁忙和战场的冷寂对比,预示着战争即将来临。

  D.尾联抒情,以问句作结,作者从前三联所见到的“望”中景象自然转出,抒发感慨,情感复杂而又耐人寻味。

  15.中山大学教授陈志明说,从《秋望》诗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明代边地动乱的影子,而且还具体感受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忠贞情怀。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边地动乱的影子”是怎样体现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B(B项,“表明作者想加入到队伍中,以实现其保国安民的.崇高理想“错误,颔联写出了训练场上将士们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情绪饱满、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

  15.(6分)①第四句“将军|箭射天狼”,“天狼”原是星宿名,比喻残暴的侵略者。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原指诗人拉满弓箭要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第四句“将军|箭射天狼”用此典,刻画了战场上将军弯弓搭箭,满引待发的形象,以防备敌人犯边,暗指边地动乱不止。②第五句“黄尘古渡迷飞挽”,这一句描绘了尘土飞扬,运输粮草的车队船队一派繁忙的场景,暗示了边地动乱频频,战士们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③最后一句“只今谁是郭汾阳”,朔方节度使郭汾阳是唐代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的一代名将。明代边患严重,此处作者通过对名将的呼唤,感慨此时军中缺乏领军人物,作者对国家前景充满忧虑,以此暗示边地动乱频发。(从“白月横空冷战场”分析古战场冷寂肃杀,情景交融,暗示有边乱发生,言之成理亦可。每点2分,答满三点即可)

《秋》的阅读及答案15

  浪淘沙·秋江

  张炎

  万里一飞蓬,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

  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注】张炎,南宋词人,宋亡后曾北游元都谋官,后失意南归,落魄而终。

  (1)上片中的“飞蓬”“鸥”两个意象分别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词,谈谈你对最后一句“长笛霜空”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翻译

  (1)“飞蓬”用了比喻手法,作者把自己比作漂泊不定的蓬草,体现了孤苦无依、凄凉的心境;“鸥鸟”用了反衬手法,通过写鸥鸟的闲适反衬作者的悲苦。(手法、情感各1分,共4分)

  (2)这一句用了以景结情(或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声衬静)的手法(1分),在一片寂静的'霜空中传来婉转凄凉的长笛声,营造了凄清的氛围(1分),含蓄表达了词人欲排遣却无法消除的悲苦心境,令人回味无穷。(1分)

【《秋》的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秋》的阅读及答案06-20

秋莲阅读答案06-17

《秋》阅读训练附答案06-17

秋发庾岭阅读答案08-15

杜牧《秋霁寄远》阅读答案12-20

秋兴八首·其三阅读答案09-22

秋叶阅读答案《秋叶》阅读答案04-02

打电话阅读答案 打电话的阅读答案04-02

《被遗忘的芍药》阅读答案 被遗忘的芍药阅读答案04-02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