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阅读答案> 太湖阅读答案

太湖阅读答案

时间:2024-07-30 18:20:57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太湖阅读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太湖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太湖阅读答案

太湖阅读答案1

  太湖碎锦

  范烟桥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峰——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

  ④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王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恰到好处。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有着荷花、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灵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

  ⑤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一是从湖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可望而不可即。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不仅有色,而且有声。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见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断到诗画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太湖者的同情,做会心的微笑。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画难工的。

  (有删改),注释:(1)浏亮:明朗清晰。

  19.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 姹:读音chà 意思:美丽

  B.兀立在东山 兀:读音wū 意思:高而上平

  C.震泽春浮涨碧漪 漪:读音yī 意思:水波纹

  D.尝鼎一脔 脔:读音luán 意思:切成小块的肉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以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变幻的描绘,表现了太湖山水的逸趣横生。

  B.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传奇性。

  C.文章用“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比喻四围山石被削取的石公山兀立湖面湖山相映之景生动形象。

  D.本文写太湖美景,详略有致,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景色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韵味丰富。

  21.文章第②段写了东山一带哪些“胜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22.结合文章内容,对标题“太湖碎锦”做赏析。

  答

  19.B.“兀:读音wū,意思:高而上平”错误。兀:读音wù,意思:高耸突出的样子。

  20.A.“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以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变幻的描绘”错误。由第⑥段可知,对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的描写是略写,作者只写了“我接触到的”太湖。

  21.①文章第②段写了三方面“胜概”:自然之美,物产之丰,劳作之美。

  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认识到劳动创造美和人民群众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

  22.①“碎锦”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太湖景色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太湖的喜爱和赞美。

  ②具有统摄全篇和联结全文的作用。因太湖辽阔,作者只选取有代表性的几处景色来描绘,并通过这些“碎锦”的组合,呈现太湖的全貌。

  ③作者以“碎锦”表明其文只能算是对太湖美景的部分呈现,既表现了他的谦虚,也暗含了对描写难尽的太湖美景的赞赏。

太湖阅读答案2

  14.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分)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

  答案:

  14.(8分)

  (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任选一种)

太湖阅读答案3

  现代文阅读训练精选5 现代文阅读0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关于太湖的形成演变,一些学者认为:太湖形成是在全新世最高海面时,太湖平原受到了广泛的海侵,形成了一个大的海湾,以后由于长江口南岸和钱塘江北岸两大沙嘴不断增长,使这一海湾逐渐被封闭,成为泻湖。太湖及其周围的湖群就是由海湾--泻湖演变而来。

  近几年来,我们对太湖湖底地形进行了大规模测量,对太湖的形成演变有了新的认识。测量表明,太湖的湖底,十分平坦,湖中既没有深槽也没有大规模浅滩,基本是一个平坦的湖底平原。湖底基本上为坚硬的黄土物质。据测,这层黄土形成于距今1.1万-2万年间。黄土层表面除少量薄层淤泥外,湖水直接侵没在黄土层之上。

  从以上湖底地形和沉积特征看,太湖的前身并不是海湾和泻湖,而是一个覆盖着黄土的冲击平原环境。在这黄土平原之上,曾陆续发现大量的古脊椎动物骨骼和古文化遗址。经考察发现,在太湖一带的许多湖泊的湖底,广泛分布着距今2500-7000年间各个时代的文化遗址。又,北宋《吴县水利书》称:“锷城西宁八年(公元1075年),遇大旱,窃观震泽水退数里,清水湖乡千数里,而其地皆昔日邱墓、街井、枯木之根在数里之间。信之,昔为农田,今日太湖也。”这说明在公元1075年干旱时,太湖曾干涸,湖底出现了古街道、古墓地。以上史实表明太湖及太湖平原众多湖泊的形成都是在近期人类历史时期。

  太湖平原这些湖泊相继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气候影响,洪水泛滥,涝水内积。根据这里的孢粉分析及历史资料记载,约1万年以来,太湖平原至少经历了四次相对的温暖湿润时期。第一次距今6千年前后。第二次距今3500-4000年前后,推测当时的气温比现在高1.5-2度左右,当时海平面约比现在高,太湖平原上出现了许多湖泊沼泽。现在所发掘的大部分泥炭即形成于这一时期,这些泥炭层均直接覆盖在黄土之上。第三次大约是距今2千年左右,当时的平均温度亦比现在高1-1.5C度左右,雨量增大,平原河流泛滥频繁。大规模的治理洪水,整治河流,疏通震泽“三江”,就在这一时期。太湖就大约形成和出现在这一时期,湖底多次发现的战国青铜剑及古井等,均表明了湖泊形成的历史。第四次是唐宋时期,据史料推测,平均温度亦比现在高1-1.5度左右。《宋史·五行》记载,苏州郡在这一时期就发生大小水灾16次之多,不少洼地积水成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海水上涨,海潮倒灌,人类围垦,河道淤塞,宣泄不畅。如太湖出口之一的吴淞江,北宋时宽10公里,海潮可倒灌到苏州城,以后因泥沙淤积和人类围垦,逐步束窄到2.5公里、1.5公里,现在已不到0.5公里,一些地方仅四五十米,排泄遇阻,水涝内渍,致使许多洼地相继集成湖泊。据载,东汉时期太湖面积约1600-1700平方公里,宋时已达2千平方公里,解放前为2500多平方公里,以后虽不断被围垦,现在仍有2428平方公里。总之,________

  17. 对第一段中提到的“泻湖”这一概念进行解释。(30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分)原来的海湾,因湾口被泥沙淤积封闭而形成的湖泊。

  18. 文中所说的“新的认识”,包含哪几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分)“(从以上湖底地形和沉积特征来看)太湖的前身是一个覆盖着黄土的冲击平原环境”(1分)“(以上史实表明)太湖及太湖平原众多湖泊的形成,都是在近期人类历史时期”(1分)“太湖平原这些湖泊相继形成和出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气候影响,洪水泛滥,洪水内积。”(1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海水上涨,海潮倒灌,人类围垦,河道淤塞,宣泄不畅。”(1分)

  19. 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太湖的成因,作者不只写太湖形成的那个时期的气候情况,还依次介绍了另外几个时期的气候情况。对此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本段不单写了太湖,还介绍了太湖平原上的其他湖泊,而它们是相继形成的,为了说明它们出现于不同的年代,所以要分别介绍其他几个时期。

  B. 地球上气候的`变化是缓慢的,要经历一个长期过程,为了说明这一变化过程,所以必须依次介绍太湖平原湿润气候的四个时期。

  C. 太湖平原是一个整体,这里湖泊相继形成都是气候影响所致,分别介绍其他几个时期,目的在于说明这一共同性的规律。

  D. 太湖平原的湖泊相继形成都是气候影响所致,写其他几个时期湖泊形成的史实,用意在于充分证明气候影响与太湖形成之间的必然联系

  ?答:[]

  答案:(3分)D

  20. 为末段横线处续写一个结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A. 长期以来,人们虽不断治理洪水,整治河道,同时却又不断围湖造田,加上海潮倒灌,使洪涝面积大增,产生和扩大湖泊,导致今天的太湖形势。

  B. 长期以来,人们虽没有放弃治理洪水、疏通河道的努力,但由于海潮倒灌,不断围湖造田,使河道排泄受阻,洪涝面积增加,扩大了湖泊,导致今天的太湖形势。

  C.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忽视河道的整治疏通,加上高温多雨,内涝严重,扩大湖泊,导致今天的太湖形势。

  D. 长期以来,人们只知一味围湖造田,加上海潮倒灌,使洪涝面积有增无减,形成湖泊,导致今天的太湖形势。

  ?答:[]

  答案:(3分)B

太湖阅读答案4

  范烟桥《太湖碎锦》高考散文阅读及答案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说是“关尽东南”,并不夸张。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嫠,和西山最高蜂——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嫠峰头,云气淆然如蒸。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

  ④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王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恰到好处。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滂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有着荷花、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灵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

  ⑤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一是从湖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可望而不可即。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不仅有色,而且有声。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见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断到诗画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大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

  (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作了详细的描绘,表现了太湖山水的多变与逸趣横生。

  B.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传奇性。

  C.文章用“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四围山石被削取的石公山兀立湖面这一湖山相映的景致,极为生动形象。

  D.第⑤段写太湖的四幅画面,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结合色彩、声音等变化,表现不同时空之下的太湖奇景。

  E.本文写太湖美景,详略有致,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景色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韵味丰富。

  16.文章第②段写了东山—带哪些“胜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惑隋?请简要概括。(6分)

  17.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6分)

  18.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6分)

  参考答案:

  15 BC

  16 山下周围五十公里,已成丰产地区,种植各种水稻,夏熟三麦和油菜。豆类和蔬菜瓜果。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

  17.内涵: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太湖及周边景致的各种美好的特点,比如,有的地方是粮疏主产区,有的地方是优雅的景致,有的地方变幻多姿,有着优美的传说。作用:体现不同视角之下太湖的美,诚所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碎锦”二字形象生动地概括了太湖四周不同视角的美。(内涵作用各3分)

  18.任意观点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一、同意。近观不如远眺。远眺可以从整体上欣赏美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磅礴的,是伟大的,这种气势不是在近处观看局部细节可以体会得到的。宏伟的景致就需要远眺方可看到效果。 二、反对。远眺只可观其大略,而景物的局部特征、细节之美却无法通过远眺来领略,所以,这种走马观花的观赏是看不到真正优美的精致的。观赏美景,不是看看就算了的,大自然的精妙之处,不仅在于他的宏伟,更在于他的景致,任何忽略细节的观赏,都是无法观看到真正的美景的。

太湖阅读答案5

  太湖恬亭

  【宋】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面?(2分)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分)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

  参考答案

  (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任选一种)

太湖阅读答案6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今年5月下旬,太湖多处湖面大规模蓝藻爆发,被蓝藻污染最为严重的太湖区内的梅梁湖,湖水就像绿色油漆一样浓稠。如此严重的蓝藻污染,致使主要用水源自太湖的无锡市陷入了饮用水危机。

  蓝藻的爆发为什么会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呢?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蓝藻的特性。

  蓝藻是藻类生物,又叫蓝绿藻;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粘藻。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

  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它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有不少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用作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

  但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会在夏季大量繁殖,使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会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MC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人类肝癌的重要诱因。

  专家指出,这次导致太湖蓝藻大规模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持续多年的暖冬积温,尤其是今年4月份太湖流域平均水温一直居近25年中的最高点,达到了1956℃,非常适合藻类生长。此外,今年1至4月份偏南风风场也明显高于往年平均值,这使得太湖内其他湖区的藻类向梅梁湖集中。梅梁湖100多平方公里水域恰似一个水体相对静止的“大口袋”,偏南风一吹,这个“大口袋”就成了整个太湖蓝藻的聚积处。

  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更重要的是人为因素。由于太湖周边企业不断增多,部分涉及排氮、磷的企业超标排放,加上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力,致使近年太湖水中氮、磷含量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20xx年,太湖湖心区平均氮、磷的含量分别比1996年增加了2倍和15倍。这就为藻类生长提供了一个最为基础的物质条件。

  太湖蓝藻爆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除立即着手建立太湖流域蓝藻爆发应急机制外,还采取了一些强有力的治本措施。6月5日无锡市已经恢复了自来水的正常供应。

  1.上文在介绍蓝藻的特性后,重点介绍了___________。

  2.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藻类生物,不会进行光合作用。

  B.这次太湖出现的“绿潮”就是大规模的蓝藻爆发。

  C.藻类生长最为基础的物质条件是水温达到1956℃。

  D.太湖大规模蓝藻爆发的自然因素大于人为因素。

  3.(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列数字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它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从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的事件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的原因。

  2.B

  3.①作比较,通过数字的比较,具体说明了太湖氮、磷污染的严重性,进而说明太湖大规模的蓝藻爆发主要是人为因素。

  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谈即可。

  示例:人类污染环境,环境必将报复人类;人类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保护环境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太湖阅读答案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太湖石

  世人皆知太湖美。碧波万顷的太湖水蕴藏着无尽的钟秀灵气,造就了石之精品——太湖石。太湖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主要是因为地壳运动引起岩浆喷发,这些温度相当高的岩浆冷凝后,形成带有气孔的流纹岩。当岩石沉入古太湖,在湖水长期冲刷的过程中,一些比较软的部位和气孔被水侵蚀,形成许多小洞,这些小洞正是太湖石的魅力所在。

  太湖石很早就被江南一带的劳动人民发掘,但它真正广泛应用于园林艺术是在元代。这一时期建成的狮子林,荟萃了太湖石的精华。到了明清两朝,我国园林建造热点南移时,太湖石就更被达官贵人们赏识,成为他们私家花园中重要的景观。

  凡是到过苏州园林的人,无不为那些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的假山而叹服。所谓假山,就是闻名遐迩的太湖石稍加人工润饰而成的。

  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太湖石没有雨花石那斑斓的色彩,但它以浅灰浅青中掺杂着一抹微红的质朴为美,以天然而成的各种形态为奇。没有两块太湖石是完全相像的。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崔嵬挺拔;有的`像一块磐石,有的像一段蜿蜒的虬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也是太湖石的特点。有的石头,你从这个视点一看就知道像什么;若你转换视点,则冥思苦想也无法得出结果,但经旁人一点拨,你就会茅塞顿开,由衷地赞叹:“像!像极了!”比如狮子峰,被誉为狮子林中珠峰之首,其石洞高下盘旋,连绵不断,曲折幽深,如入迷宫。咫尺之间,可望而不可即。整座假山,外观峰峦起伏,气势磅礴;入内则幽深曲折,处处空灵。

  太湖石千姿百态,讲究瘦、漏、透、丑。所谓“瘦”就是指石身挺拔修长,石身上的窟窿又多又小,如虫蛀一般,洞与洞之间的间隔相当窄,跟手指差不多粗细,给人一种瘦骨嶙峋的感觉;“漏”要求石洞不仅多,而且位置安排巧妙,据说最上乘的太湖石,下雨时石洞内不积水,雨水通过众多的小石洞漏掉,雨过天晴,石洞里面很难留下水的痕迹;“透”更为巧妙,石头这一面的小石洞和它背面的小洞相通,人可以透过这些小孔看到对面的景物;“丑”就是石形怪异、棱角分明、突兀不对称。留园里有一处名为“鹰斗狗”的太湖石,左边是一根三米多高的石柱,上面有一只盘旋的大鹰;右边是一只半人高的“狗”趴着,它回头恶狠狠地瞪着上方的“鹰”,一场恶斗一触即发。

  具备了瘦、漏、透、丑四点的太湖石颇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上海豫园里的“玉玲珑”堪称太湖石之骄子,号称“天下第一石”,这四个特点无一不有,完美之至,它与其他两块太湖石一起被放置在一座白瓦青砖的影壁前,显得错落有致,飘飘欲仙。

  “天下第二石”是苏州留园里的“冠云峰”,它以天然奇特造型著称。“冠云峰”高三至四米,石顶是一只收翅正待俯冲的“秃鹫”,以蔚蓝的天空为背景;底部是一只伸头张望的“泪龟”,以赭色的土地为底色。整块石头未经人工雕琢,天然自成,栩栩如生。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都是大自然最杰出的手笔。

  太湖石像一幅极具神采的水墨画,那份质朴,那份飘逸,是江南园林里的胜景,是大自然一颗璀璨的明珠。(何蔚/文,有删改。)

  1.文章围绕太湖石依次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下面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太湖石的形成

  B.太湖石的利用

  C.太湖石的特点

  D.太湖石的形状

  2.下列有关太湖石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湖石是岩浆喷发后冷却凝固的结果。

  B.太湖石在明清时期成为私家园林中重要的景观。

  C.太湖石的精品须具备“瘦、漏、透、丑”的特点。

  D.太湖石“奇”的魅力源于它的天然而成。

  3.下列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一项是( )

  A.苏轼携好友游“狮子林”,看见姿态万千的“狮子”们,由衷地感叹:“这太湖的石头,仿佛通灵性一样,竟然赋精魂于狮子身上!”

  B.两小儿在园林中捉迷藏,其一说:“嘿,我看见你了!这里的石头都有小洞洞,你藏不住的!哈哈!”

  C.雨后初晴,母子俩在园林中仔细欣赏不同造型的石头,儿子说:“妈妈,你看!石洞里好多雨水,真漂亮!”

  D.一欧洲游客看见留园里的“冠云峰”大声赞叹:“哇,这石头太美丽了,中国的石匠真了不起,竟能雕琢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

  参考答案:

  1.D

  2.A

  3.B

太湖阅读答案8

  太湖

  文征明

  岛屿纵横一镜中,湿银盘紫浸芙蓉。

  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

  天远洪涛翻日月,春寒泽国隐鱼龙。

  中流仿佛闻鸡犬,何处堪追范蠡踪?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运用拟人手法,惊艳开篇,明亮的.湖水中岛屿纵横交错,湖岸万紫千红,芙蓉美丽动人,神采奕奕。

  B.颔联与颈联都是描写太湖的雄奇广大,然而前者是实写,后者是虚写,虚实相生,物我合一,构思精巧。

  C.尾联运用范蠡泛游五湖的典故,表达对前贤的仰慕,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希望效仿前贤过隐逸生活的心情。

  D.本诗主要描写太湖雄阔的自然风光,但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无限感慨,从而使诗歌内涵更加丰厚。

  16.文征明自称其诗“格调卑弱”,就此诗而言,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诗歌说明理由。(6分)

  答

  15.(3分)A(不是“拟人”,而是“比喻”。)

  16.(6分)不同意:①意象阔大,意境雄浑:诗人选取“洪涛”、“日月”“泽国”等意象,描绘岛屿纵横、湖岸绵延、湖面阔大等景象,视野开阔,意境雄浑。(3分)②情感豪放:从“胸贮”、“身游”等词语中,可以看出诗人胸襟极其宽广,游兴十分浓烈,感情雄豪奔放。(3分)

  同意:从尾联看,隐含着作者虽有中流击楫的雄心,却又有着归隐的想法;虽想模仿范蠡建立功业后潇洒归隐,却又找不到路径。

太湖阅读答案9

  渡太湖登马迹山

  (清)赵翼[注]

  元气混茫间,雄观上碧孱。

  无边天作岸,有力浪攻山。

  村暗杨梅树,津开苦竹湾。

  离家才廿里,垂老始跻攀。

  [注] 赵翼,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其诗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即便是一景一咏也往往具有深邃的哲理,颇有新颖思想。

  (1)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5分)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对我们有什么启发?(6分)

  渡太湖登马迹山阅读答案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古代诗歌的结构的能力。分析诗人的写作思路,可以在概括诗歌各诗句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2)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尾联阐述了离家仅有廿里的马迹山,直到自己老了才开始攀登。其中的关键词“才”“始”“廿里”“垂老”,表现了作者没有及早去攀登的.遗憾之情。

  参考答案:

  (1)首联写渡湖登山;中间两联写登山所见,写景由远而近;尾联含蓄地抒发了意味深长的感叹。

  (2)尾联写马迹山离家很近,但作者直到老了才来攀登,流露出未能及早攀登的遗憾之情。

  启发:①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②贵远贱近,有可能会错过周围值得珍惜的东西。③人生如怪圈,年轻时苦苦追求,远走高飞,到老又回到起点。

【太湖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秋叶阅读答案《秋叶》阅读答案04-02

《被遗忘的芍药》阅读答案 被遗忘的芍药阅读答案04-02

打电话阅读答案 打电话的阅读答案04-02

《纸船》阅读答案03-24

《穷人》阅读答案11-25

《病人》阅读答案01-15

生日阅读答案06-16

论语阅读答案11-09

《村庄》阅读答案11-10

Copyright©2003-2024gushici.weiyujianbao.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