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的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品德的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品德的说课稿 篇1
一.说教学内容
《欢乐水果大餐》是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情况,把小学品德一年级的内容进行了一个整合,教学内容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出发,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对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以及一年级的识字,认字能力也是一种极大的锻炼。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而更深入地指导孩子们正在进行中的生活。
二.说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对于周围的生活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未知欲。但是,他们的认知水平又比较有限,所以,选择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既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也让他们有话说,有事做,主动参与到学习和探究中,
通过此课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生活中的基本的水果的认识,学会通过猜谜语等游戏来认识水果,从而从思想上行为上去引导孩子们。
三.说设计理念:
1、科学整合重组教材,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教科书为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创造和开发课程留有一定的空间,是教师设计、组织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在进行教学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补充,进行再创造,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2、创设情境,重视情感的'陶冶。
本节课注重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的、情景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加深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水果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孩子们观察生活的兴趣。
3、体现参与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品德与生活》教材作为一门思想教育意义的综合性课程,其教育效果如何,学生的参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节课通过猜谜语,认水果图片,各种形式的汇报交流以及唱儿歌等形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和游戏等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在这种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过程中学到知识,提高认识。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课总体教学目标,特设定第一课时目标如下:
1、通过猜谜语,唱儿歌,认图片等形式,让孩子们认识并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引起水果。
2、在学习和活动中,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让孩子爱说,乐说,会说。
3.培养学生在合作,探究的习惯。
五.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水果的特征,这一目标对于刚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些环节,教师要把这一目标以最大儿童化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孩子们有话说。
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吗?
生:喜欢!
师:我们今天就可以开开心心地吃水果啦!不过,可有一个要求,就是顺利通过五个大关才可以吃到香香甜甜的水果。大家有没有信心呢?
生:有!
六.说教学准备
关于水果的谜语,水果图片,《两只老虎》的音乐。
七.说教学过程
1.“水果猜猜猜”
课件出示下列谜语:
1。黄金布包银条,身体弯弯两头翘。(香蕉)
2.身穿滑滑绿衣裳,肚里红红水汪汪,
生的子儿多又多,个个黑黑又亮亮。(西瓜)
3.一串一串挂树上,兄弟姐妹住一块,
有紫有绿真漂亮,吃来酸甜又可口。(葡萄)
4.红红小小有软软,吃来酸酸又甜甜,
头上戴着绿帽子,全身长满青春痘。(草莓)
让学生猜谜语,这样生动的谜语,加上精美的图片,色彩,让学生在
2.你知我也知
教师出示拼音卡片,上面写着各种水果的名称,以大组为单位开火车读,在一分钟时间里,看哪一个大组读的最多,多者为胜。
3.水果知识大比拼
学生把自己在课外所了解到的水果的知识进行交流,(比如:儿歌,谜语,以及哪种水果对人身体有什么好处等,像雪梨要以解渴润肺,下火等功效,每人查找其中的一个方面就可以。)
4.我们最喜欢吃……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一种水果,从形状,颜色,味道几个方面描述自己小组喜欢的这种水果,最后由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介绍自己喜欢的这种水果。
5.学生合唱《水果歌》
课件出示:苹果香蕉,樱桃西瓜,猕猴桃,哈密瓜,还有桔子,还有雪梨,真好吃!真好吃!
伴着音乐《两只老虎》学生学唱歌曲。
小学品德的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下)午好!
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朋友之间》。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7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因此,我首先谈一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单元教材从高年级学生独有的视角出发,重新诠释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的目标。教材分为三课,分别涉及了与同学的交往、与朋友的交往、与长辈的交往等方面的内容。《朋友之间》就是讲与朋友的交往。
二、说学情
教学之路从认识学生开始,下面我来谈一谈学情。
十一二岁的儿童逐渐进入青春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提高,有了更多交往的需求,也开始形成相对固定的伙伴,但随之也会遇到一些困惑与烦恼。例如:如何建立真正的友谊,应该如何交朋友,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等等,让学生探讨与不同的对象打交道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和沟通。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能力目标】
能够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学会与朋友之间建立健康的友谊。
【知识目标】
能区别哪些行为和做法是有益于朋友之间的友谊,哪些行为和做法会损害朋友之间的友谊,并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
四、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并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
【难点】如何建立健康的友谊。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主要采用了活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分析完教材,制定好教学方法,我再来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从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四个环节展开教学。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播放歌曲《朋友》的方式导入新课,使同学们在美妙的歌声中感受到“朋友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友情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情感之一”。这样的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顺利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将从教材的逻辑结构出发,着重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重点阐述“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等问题。本框题主要通过好朋友推介会、我心目中的朋友、让友谊之树长青、真正的朋友4个方面展开。
1.好朋友推介会
首先,我会请同学们参照教材第10页的两个案例,把各自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
案例1:我和王兵、杜南是好朋友。我们都喜欢踢足球,也很谈得来。王兵的球踢得特别好,我很佩服他,也从他那儿学会了很多踢球的技巧。杜南很实在,我很喜欢他。
案例2:有一天,大家都做完作业回家了,我被几道数学题难住了。正在发愁时,孙蕾走过来,耐心地给我讲解,她一直陪我做完作业才和我一起回家。从此,我们就成了好朋友。
通过两个案例,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好朋友交往中的快乐和难忘的事情,进而感受朋友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共同分享朋友之间的快乐时光。
2.我心目中的朋友
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真正的朋友会在我们不开心的时候,带来欢乐;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的双手。那么,朋友到底是什么呢?我会请同学们思考“在你的心目中把朋友比作什么”?
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学习并交流教材第11页的小诗及对各种物品的理解和看法。然后,让学生谈一谈在自己的心目中把朋友比作什么,并说明原因。鼓励学生说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设计这样的活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朋友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引导学生用有形的物质把无形的友谊再现出来,从而吐露自己心中对朋友的理解和期望。
3.让友谊之树长青
朋友之间的友谊如同一颗友谊树。有些行为滋润着友谊树茁壮成长,而有些行为则像毛毛虫一样,侵蚀我们的友谊树,我会请同学们谈一谈侵蚀友谊树的行为有哪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选派小组代表发言。
我会引导学生把侵蚀友谊树的行为填写在友谊树上的相应位置。通过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列举有利于增进友谊和侵蚀友谊的不同行为,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4.真正的朋友
在学生的这个年龄段,容易对友谊产生困惑,甚至还会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针对这一现象,我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页“朋友”的寓言故事,请同学们思考:
(1)胖子和瘦子的友谊为什么经不起考验?
(2)他们是真正的朋友吗?
(3)你对“朋友”这个词有什么新的看法?
同学们思考、发言。
我会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进行相应的引导。并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请同学们谈一谈如何在生活中寻找真正的友谊?怎样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与朋友之间的友谊?
同学们前后桌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发言。
我会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进行相应的引导。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故事或案例的分析和研讨中提高对“朋友”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真正的友谊。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会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提高、并进行情感的升华,使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友谊的可贵。
环节四:小结作业
根据本框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我会结合板书内容,采用归纳式小结。通过小结环节,使同学们对本节课形成更清晰的认识。
内容讲授完毕,我会给学生布置作业: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与朋友有关的名言警句,下节课跟同学们一起分享。通过布置这样的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高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增强同学们的分享意识。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口头讲述的辅助手段,是知识的高度凝集与集中。依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结束语: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小学品德的说课稿 篇3
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的心事要告诉爸爸妈妈吗》。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本节选自于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第2课时。本课紧密的联系学生成长的过程当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将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矛盾再现出来,从而引导学生努力寻找解决与父母沟通问题的方法,并且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心态平和的与父母进行沟通,学会体谅父母的心情,从而融洽家庭关系。
二、说学情
与父母沟通的问题一直都是存在的,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家庭矛盾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家里大人们的矛盾对孩子的影响,二是家人与孩子之间的矛盾,这主要表现在对孩子的学业要求和思想行为要求上。本课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针对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生与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寻求解决之法。并借此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为其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规定,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课堂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事,引导学生主动把父母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拉近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和父母之间建起沟通的桥梁。
【能力与方法目标】
懂得沟通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和初步掌握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努力消除与爸爸妈妈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
【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与父母交流、沟通的重要性。
【难点】
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式和技巧。
五、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本节课我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
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将指导学习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使学生学有所获,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将从四个环节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新课导入
谈话导入法: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学会与父母沟通,对分母和孩子来说实在太重要了!那么我们的心事应不应该告诉爸爸妈妈呢?
设计意图:谈话的内容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储备,同时又紧扣教学内容,通过设问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快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接下来是合作探究环节,在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合作探究法来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首先让学生来想一想,你们有自己的心事吗?都有哪些心事呢?把它写在小纸条上。
1.与父母沟通很重要
教师把孩子们写的无署名的纸条收集上来,引导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心事,并将学生的心事进行归类,看看属于哪方面的问题。
师:当你有心事的'时候,会向谁倾诉呢?为什么?
活动一:小辩论。
有的是同学说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爸爸妈妈,有的同学却什么也不愿意向爸爸妈妈说,这是为什么呢?
把辩论双方的意见写在黑板上。
师:通过辩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有些事情作为未成年人必须自动控制父母,有些事情告诉父母是对自己有帮助的,提高他们对与父母交流这件事的正确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小字条来吐露心声,让学生参与到小辩论的环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习兴趣。
2重视与父母沟通
出示一个图案设计:图案由涂实的红、绿、蓝三个圆组成,红色的在上,绿色、蓝色的在下,三个圆交叉在一起。
同学们,你知道此图案是谁设计的?表示什么意思呢?
此图案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男孩设计的《家长报》的报头,让我们听听他的设计意图吧!
师:红圆代表我,绿圆代表我妈妈,蓝圆代表我爸爸。红圆与绿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妈爱我,我爱我妈;红圆与蓝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爸爱我,我爱我爸;绿圆与蓝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妈爱我爸,我爸爱我妈!
听了小男孩的设计说明,你有什么想法吗?
总结:是啊,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你们长大了,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了,可你们和父母之间永远有割舍不了的新情,也永远都有沟通的必要和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图案,引发学生的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第三个环节是巩固提高。在这一环节,我将采用教材上的三个情景,让同学们进行思考。
情景一:你和你最好的朋友闹别扭了。
情景二:今天老师冤枉了我。
情景三:这几天放学后,总有几个上中学的男生拦住我,向我勒索钱财。
通过同学们的思考讨论,可以加深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不同情境的对比,可以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
环节四:布置作业
最后是布置作业的环节,我打算让同学们回家之后,尝试着把自己的心事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设计回家把自己的心事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可以巩固学生本节课的所学,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本着直观、简洁的原则,利于学生掌握重点,设计如下:
小学品德的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未来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主题《共建邻里好环境》。
一、说教材
本课以开放的视角,把学生由学会处理身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拓展、延伸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的良性循环的大主题中。不仅使学生知道关心、爱护自己生活社区的环境,能为保护周边环境做力所能及事情,而且还能够号召大家一起投入到共建邻里好环境的活动中来。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本课目标分为以下三个:
1.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2.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生活区的环境,关心、爱护自己生活区的环境,愿意为居住环境做有益的事情。
3.通过观察、访问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运用社会信息和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有了一定的观察了解,但要完整地叙述清楚还有很大地困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生活区的环境,关心、爱护自己生活区的环境,愿意为居住环境做有益的事情;难点是: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四、说教学方法
针对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故事导入、师生交流、小组讨论等活动方式。
五、说学法
品社学科要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生活,反应儿童的需要,强调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教材选择的这个话题对学生来说非常熟悉,但是通过课前调查,我发现学生虽然对周围环境有所了解,但千篇一律,缺乏个人独特观点,视角还不够开阔。因此,我主张学生通过自己去调查,访问,去发现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学生通过亲自调查、采访、记录,进行有目的的交流、探究活动,从而获得思想的升华,从内心关心、爱护自己社区的生活环境。但今天因为条件有限,学生来源也不是很清楚,故只能根据学生们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讨论、交流。
六、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明理
品社课程强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创设符合学生情绪水平的氛围和环境。从心理学角度讲,贴近儿童生活经历的情景,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容易受到情绪上的感染。为此,我在导入环节采用了讲故事《孟母三迁》,让学生从故事中明白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心理需要,为学习过程的展开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从而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引起其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看图知意
教材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和范例,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以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获得发展。本活动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把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图意,了解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是不同的,对人们生活环境的优劣形成初步的认识。
(三)师生交流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我准备这样引入活动,让我们通过采访了解各组成员的心里想法,选取记录员记录下小组成员的想法。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更充分地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
(四)故事延伸
在这一环节,我用《邻择孟母》这个故事与《孟母择邻》做了对比,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好环境更需要我们去努力改造,引发学生改造周围环境的思考。
七、说板书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利用学生的交流成果作为板书,暗示着分享之花开在每个学生心中。
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力求使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小学品德的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我为家人添欢乐》。本课通过体察家人、为父母做事等活动,让学生学着回报家人的爱。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目标分为以下两个:
1、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分担家务。
2、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一年级的学生还不能体会到父母及家人的爱更不知道怎样去回报,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在体会到父母的爱的基础上,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并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难点是: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小组合作等活动方式。
四、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孩子们将准备杯子等表演用品。我将准备调查表、向日葵评比表、以及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以新朋友“开心果”导入,引起兴趣。
(二)学生与家长互动,让学生更了解家长
(三)家人因我而欢乐
(四) 我为家人添欢乐
(五) 美丽的向日葵
下面我依次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五个环节具体设计及理念。
(一)以新朋友“开心果”导入,引起兴趣。我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开心果”,由于孩子们都喜欢朋友,这样的导入充分调动了一年级学生的积极性。我紧接着又出示: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开心果’,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叫‘开心果’吗?因为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特别疼我爱我,我非常开心,整天乐哈哈的,我觉得快乐真好。所以,我也总是让我的家人、朋友都快乐,把欢乐也带给他们,小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你们快乐吗?开心吗?这个让学生把“开心果”与家人联系起来,初步了解了“开心果”的含义。
(二)学生与家长互动,让学生更了解家长。这个环节我设计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回答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请说出孩子的生日
(2)请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
(3)请说出孩子最喜欢吃的水果
(4)请说出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水果
(5)请说出孩子最喜欢的玩具
(6)请说出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最快乐
这样拉近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加深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了解.紧接着第六个问题我会说:我们的爸爸妈妈,因为有了听话、可爱的你们才感到非常快乐、开心。这就是“家人因我而快乐”,引出下一环节。
(三)家人因我而欢乐。我设计了一个谈话,以三八妇女节为题,我会问: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我们一起为妈妈做了小礼物,你们送给妈妈了吗(学生会回答送了)我又问:你想知道你妈妈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吗?(请家长讲)之后我会顺势引出课题: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同学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礼物虽然不贵重,但妈妈却十分高兴、激动。那我们在平时还能为家人做些什么事使他们开心,为家人添欢乐呢?这时板书:我为家人添欢乐
(四)我为家人添欢乐《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我在第四个环节中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小朋友在家的录像并让学生根据这个录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问题:(1)爷爷闷了(2)奶奶病了 (3)爸爸下班 (4)妈妈洗衣服对这四个题目讨论后学生可以选一组进行表演。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感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爱时,明白了自己可以带给家人快乐或烦恼,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我应用什么方式使我的家人快乐,报答家人对自己的爱呢?录像中琪琪小朋友的做法,给同学们树立了正面的榜样。学生]进一步懂得如何给家人带来欢乐,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五)美丽的向日葵 这一环节我设计让学生回忆为家人做的事完成美丽的向日葵.激发了学生主动为家人做事的情感。最后开心果小结:我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是能给家人带来欢乐的‘开心果’,我愿意和你们交朋友。我送给你们一颗爱心,希望你们能把爱心送给你周围的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生活在快乐中。
六、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图文并茂的板书。它暗示着愿爱家、爱人之花开在每个学生心中。
七、教学理念
最后说一下我的设计理念。我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家人的爱,懂得去回报家人,使学生初步树立了家庭责任感。
小学品德的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今天我要说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二册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中的第3课《风儿吹呀吹》的第一课时。
《风儿吹呀吹》重要通过图片、质料引导学生探求风,感觉风,并在亲身实践中相识风的形成,学会制造风,从而引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的:
1、通过感觉风,相识风的特点,开端知道风孕育发生于氛围的活动。引导学生本身能制造风。
2、通过图片,质料引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
1、感觉风的特点。
2、知道风孕育发生于氛围活动。
四、说教学难点:
自己制造风。
五、说教学准备:
三只五彩风车、气球、电风扇、蜡烛、打火机,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法学法:
学生的品德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根据教材特点,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体验式和引导式等学习方式。结合当地实际和学生生活,设计了“寻找风”、“感受风”、“制造风”三个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学会用各种方式了解风的特点,学会制造风,并通过多媒体课件与亲自实践,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七、说教学流程:
1、走进生活,了解风的形成;
2、走进文本,充分感受体验风;
3、联系生活,学会制造风。
八、课件使用说明
幻灯片一:一年级学生对生活已有了初步的感知,但是他们表达不出来,因此在引导学生分组感受校园里,生活中的风后,多媒体出示教材上32页~33页图画。说:“风姑娘”藏在什么地方呢?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并说说你怎么知道“风姑娘”藏在那儿的。目的在于
①巧用媒体使学生把对生活的感受与文本内容紧密结合,做到既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
②集体交流,上台指说,师再次随机播放课件,交给学生描述风的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表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风的特点。
③把学生零散的观察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充分寻找风,知道风无处不在。从而达到引导学生表达和突出文本重点的目的。
“风姑娘”逃不过小朋友们的火眼金睛,她夸你们都是细心观察生活的孩子,决定带咱们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感受“风”。
幻灯片二:多媒体播放大自然中“风”的录像片断,师生一同欣赏大自然中的风。目标在于通过图片、声音从差另外角度,多层面的感觉风(大海的风、树林中的`风、生活中的风)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从视觉、听觉感觉风,欣赏风。从而起到进一步突出文本重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作用。
幻灯片三:小朋友,你知道风与我们的生活的接洽吗?(学生不知)师使用媒体课件目标在于资助学生创建开端的感知,同时也为下文学生自主探究,使用吹蜡炬学会制造风做好铺垫。此课件起到了突破文本难点的作用。
总之,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实践为纽带,以多媒体为本领,以体验运动为中央,通过学生切身材验,让学生在探求风,感觉风的同时,学会制造风,引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小学品德的说课稿 篇7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我们的地球村中》的第二个小话题《经线、纬线和赤道》,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课后说课:第一,说教学达标情况;第二,说教法运用情况;第三,说学生活动情况;第四说课堂结构实施情况。
下面,我先说第一个方面:教学达标情况。
1.屏幕展示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经线、纬线、赤道、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2)培养孩子观察能力、搜集材料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感受地球有关知识的趣味性,激发起孩子对相关知识的渴求。
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较好,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区分经线、纬线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也基本能够掌握。孩子的观察和合作能力在本堂课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欠缺的地方在于第三个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不是很好,由于时间关系,教学中有一个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经纬线作用的环节没有应用的'上。
2. 说教法运用情况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讲授法、演示法、合作交流法与启发式目标教学法,围绕目标,通过教师诱导、学生观察思考,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也培养锻炼了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讲授法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老师会适时对学生不懂的知识进行补充和讲解。演示法让学生在亲身观察地球仪的同时对地球有了了解,也能够切实地区分经线纬线,了解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合作交流法作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相互探讨、学习中自己总结知识,共同进步。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降低了学习坡度,激发了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在书中找到知识点,学会观察,自己得出结论。学生学得主动,有兴趣,知识点感到易学易懂。
3. 说学生活动情况
(1)教学中由于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争先恐后举手回答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2)教学中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个学生都对地球仪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理解记忆。亲自动手绘制经线、纬线,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小游戏的设置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对南北半球的划分记得更加牢固。
4. 说课堂结构实施情况
(1)本节课设计的教学程序是顺理成章的。没有遇到学生思维的障碍,各环节之间联系紧密,基本上都能完成当堂目标测评。
(2)在具体的课堂操纵中,老师还是没有做到彻底放手让学生去学,个人认为,老师的话比较多,没有真正地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3)本节课结束后,发现板书没有预想的美观,我想提前做好恰当的布局效果会更好。
《经线、纬线和赤道》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方面是可以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感觉是比较顺手的,学生表现反映是满意的。下次讲授这节课时,大体上可以不动,仅需在几个方面稍加注意改进:①教师语言要简练确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学生自己概括出来的知识点,老师没必要再重复。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一个学生概括不好,其他同学补充,老师没必要着急地自己说出答案。
这就是我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实际情况,拟写的说课稿,期待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
小学品德的说课稿 篇8
一,说课
1、教材
《四大发明》是(上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文明的长河》中的第3课。它让学生知道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它们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懂得面对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要立志弘扬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全课分为"历史坊","我能行","新事窗"和"小论坛"四部分。
2、学情
在学习本课前可能部分学生已经知道纸,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但是对四大发明的发明年代,人物,过程以及它们对世界的影响还不是很了解。
3、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参考教参中的目标,并根据自己设计的课时,拟定的教学目标分别落实到两个课时中。
第一课时目标:
(1)知道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
文明作出重要的贡献。
(2)了解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展以及对人类文明作出重要的贡献。
(3)动手制作活字,培养动手习惯和能力。
第二课时目标:
(1)了解火药和指南针的发展,应用以及对人类文明作出重要的贡献。
(2)懂得面对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要立志弘扬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
4、教法
(1)演示法:教师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料,如图片,录像等,让学生对四大发明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讲授法:教师根据实例和图片,以讲故事,叙述等方式讲解四大发明的一些知识,引导他们根据实例了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作出重要的贡献。
5、学法
(1)探究学习法: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组织成小组,在课件,书本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并进行交流。
(2)实验法:学生自己动手用橡皮泥制作活字,通过反复使用,重新排版等活动,探究活字印刷术的优点,从而体会出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意义。
(3)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道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作出重要的贡献。
(2)动手制作活字,培养自己的动手习惯和能力。
(3)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懂得面对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要立志弘扬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作出重要的贡献。
(2)懂得面对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要立志弘扬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
3、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策略: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采用演示法,讲授法,探究学习法,讨论法,实验法等,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学习中思考。
4、教学准备
(1)教师:四大发明课件,录像;制作简易指南针的材料。
(2)学生:做"活"字的材料。
5、教学过程设计及说明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在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汉字是汉族的祖先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的最早时候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被称为——甲骨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把汉字写在竹简和丝帛上。【出示图片】
请看有关资料讨论:竹简或丝帛各有什么优缺点出示表格。
竹简太笨重,一本书往往要用一辆车甚至几辆车运送。战国时期的大学者惠施往往带着五车竹简的著作,"学富五车"这句成语就是这么来的有人给汉武帝的奏折是两个人抬进宫去的,汉武帝整整看了两个月。而丝帛又太贵,以那时的'生产力,这种珍贵的纺织品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
竹简
丝绸
优点
便宜
轻便
缺点
笨重
昂贵
那么有没有既便宜又轻便的书写材料呢【纸】
【说明】在上课的开始,我先以上节课的内容汉字引入到汉字的书写材料竹简和丝帛,通过引导学生讨论竹简,丝帛作为书写材料分别有什么优缺点。如,竹简便宜但笨重,丝帛轻便但太昂贵等。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有没有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书写材料呢引导学生大胆假设,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由此引入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造纸术早在公元前的西汉时期就已经产生了,1957年在西安市郊出土的灞桥纸,是大麻和苎麻做成的【出示图】,1986年在甘肃天水出土的纸绘地图也被证明是植物纤维纸张,大致是以丝,麻之类为原料。【出示图】但是最初的纸张还比较粗糙不平,不太适合书写,造纸原料也不太充足。东汉宦官,尚方令蔡伦对造纸术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极大地扩大了原料的来源。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蔡伦"。【出示蔡伦画像及有关资料】蔡伦被美国《时代》周刊近期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
了解整个造纸的过程。【出示造纸过程图及有关资料】教师做适当解说。
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蔡伦的贡献在于在前人造纸术的基础上,改革和推广了造纸技术。新的造纸术使旧的不便书写的麻纸变成了至今大致结构没有改变的良纸工艺改进了造纸术,扩大了原料来源,生产出更高质量的纸;同时,还主张推广造纸,用以代替丝帛竹简,使纸张得到广泛的应用。 中国的造纸术最先传到朝鲜和越南,公元7世纪传入日本,8世纪传入阿拉伯世界,12世纪中叶传入欧洲,400年后又传入南美洲。中国在公元前2世纪至18世纪的两千年中,一直处于世界造纸术的领先地位,直到蔡伦造纸1000多年以后,法国,西班牙等国才建立造纸厂,造纸术的改革对知识的传播和记录,文化的积累和交流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出示表格,小结造纸术。
发明人
发明时间
应用及意义
造纸术
蔡伦
近2000多年前东汉时期
原料简单,价格便宜的纸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对知识的传播和记录,文化的积累和交流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它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说明】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中国在公元前2世纪至18世纪的两千年中,一直处于世界造纸术的领先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活动二
造纸术被称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你知道其他的三大发明是什么吗【出示文字】
自从有了纸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读书的人多起来了,对书籍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了。印刷术发明以前,只有富人才能有较多的藏书,一般人要得到一两本书也很不容易,因为那时的书都是手抄本。要抄这么多的手抄本,得花费多少人力呀!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怎么能够满足社会上的需要呢于是雕版印刷术就这样出现了。雕版印刷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一种书,只雕一回木板,就可以印很多部,比用手写不知要快多少倍了。可是它也有缺点,思考一下是什么
用雕版印刷术这种方法,印一种书就得雕一回木板,费的人工仍旧很多,无法迅速地,大量地印刷书籍,有些书字数很多,常常要雕好多年才能雕好,万一这部书印了一次不再重印,那么雕得好好的木板就完全没用了。因此活字印刷术诞生了。
【说明】先引导学生比较雕版印刷术对于手抄的优势,再请学生讨论雕版印刷术存在哪些弊端,该如何解决。从而引入活字印刷术的探究学习。
以小组活动形式,阅读课件或书本P11,P18等有关活字印刷资料再填表。
四大发明
发明人
发明时间
应用及意义
造纸术
蔡伦
近2000多年前东汉时期
原料简单,价格便宜的纸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对知识的传播和记录,文化的积累和交流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它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活字印刷术
毕升
1041年—1048年北宋时期
火药
指南针
学生交流内容,填表。
【说明】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通过亲身体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现,形成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念指导下,我设计了在教造纸术的内容上扶,在其它三大发明上做到放。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入学习。在课件上,活字印刷内容共分为三部分:印刷术简介,印刷术发明人和印刷术的发展。让学生对活字印刷术有更具体的了解。
出示补充内容:(1)看毕升及活字印刷术的录像(2)现代印刷技术激光照排及发明者现代"毕升"王选。
【说明】多媒体显示现代印刷过程,让学生了解现代印刷技术。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只有努力学习不断创新才能赶上时代步伐。
活动三
1,动手做"活字"
(1)出示制作过程
(2)教师演示制作过程
(3)小组活动,小组成员每人制作一个或两个活字。
2,展示每一组的成果。
【说明】学生用橡皮泥自制活字印刷术通过反复使用,重新排版等活动,探究活字印刷术的优点,从而体会出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意义。
3,小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中国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具体的了解了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还亲手做了活字进行了排版。仅仅是这两项发明就推动了整个世界的进步,而火药与指南针更是为世界打开了另一扇窗。
4、布置回家作业:再造纸实验
出示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打浆——滤水——形成纸页——干燥。
把大约1克的卫生纸撕碎放入烧杯里,并加入100ML的水混合30秒钟。
任选一种颜色的染料(喜欢造出什么颜色的纸就选择什么)。
在盛有纸浆的烧杯中加水到200ML刻度,搅拌两分钟。
小心地把造好的纸移去滤纸。
将造好的纸压干,烘干。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出示表格巩固上节课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件和书本上学习火药,指南针内容。
填表交流。观看指南针录像,着重讲解指南针和火药对世界进程发展的作用。
3,教师做简易指南针。
活动二
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近况。
中国新四大发明的评选。
小论坛:面对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你想说些什么,展开讨论。
总结。
小学品德的说课稿 篇9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早上好!我是石基中心小学的黄影晖。我说课的内容是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要上二年级了》主题一《我的这一年》。
一、说教材
本单元围绕一年级与二年级这个过渡时期让儿童感知自己在这一年一年级生活的点滴变化以及展望二年级生活是怎么样的给儿童展开生活。作为本单元的开篇课,它主要让儿童总结一年级的生活,为下面展望二年级的学习作铺垫。
二、说学情
孩子们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各方面都产生了变化,也取得了一点一滴的进步。和幼儿园时期相比,孩子们的确是长大了,但对成人的依赖还是存在的。孩子们都愿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进步与变化。课堂上充分给孩子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多角度感知总结自己的变化与进步很重要。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他们对自己在这一年里的变化只存在零碎的片段。可能集中在身高、体重这些身体的变化感知上。由于孩子年纪小,抽象思维能力差,直观性和形象性的东西比较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合作能力、处理信息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情况分析,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现在我来说说本课具体的教学目标:
1.能用比较全面的方法感受自己和同学一年来的成长与变化。
2.学习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进步,体验成长的快乐,增强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
3.能收集适宜的物品用比较的方法来感受、说明自己的成长变化。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獐儿童充分感知自己这一年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难点就是如何引导儿童具体地感知自己在这一年来的变化。
五、说教法学法
要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通过课前的调查、资料收集,课上的交流、游戏,让儿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儿童的体验、感悟、内化中,一步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而老师则作为引导者、合作者,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结合教学目标,我把教学过程分成“发现我长大了”“寻找成长的足迹”“感受成长的变化”“收获成长的果实”“分享成长的快乐”五个活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开始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来,是一节课开头成功的关键。在课的开始,我以神秘的语气跟孩子们说:“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神秘的礼物,看你的小眼睛能不能有大发现!你看,照片中的人你认不认识?”接着我在投影仪上出示班中一位学生从出生到现在的一组照片,请孩子观察。一开始出现孩子婴儿时期的照片时,大部分孩子都看见照片中人物的可爱模样,觉得很有意思而窃窃私语。紧接着我问:“你们认识他吗?”我想在这个时候,孩子们都会说不认识。而随着照片中人物年岁逐增,人物的模样逐渐变得清析,一张熟悉的脸就开始出现了。这时,孩子会越看越兴奋,因为有发现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争相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随着孩子说出这是我们班的XXX同学时,我成功地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关注孩子的变化上。
在孩子们的情绪高涨之时,我小结说:“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长大了不小。在这一年里,你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就让我们一起寻找我的这一年里成长的足迹吧。”
在欢乐的'气氛感染下,我引导孩子们从身高、体重、以前穿的衣服和鞋等方面,采用具体的数字、资料展示、口头述说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对比,使儿童具体、形象地感知到自己身体在不停地生长变化。在课前,我引导孩子挖掘身边的可利用资源来为我们的学习服务。平时,我注意引导他们有意识地收集有关成长的具体资料,如自己不同阶段的照片,请父母帮忙在不同的时间段量一量身高和体重的变化,收集自己不同时间的衣物,用过的物品。在课上引导他们用各种有趣的方式进行展示和对比,以产生具体的感知。如比一比各自在差不多时间里的身高、体重,穿一穿小时候的衣服、鞋子。把小手再一次与开学前画的小手相比较,孩子们都能惊喜地发现“我真的长大了不少了!”在这种欢乐的气氛感染下,孩子们介绍会更积极,交流的结果将会更充实。教育就是这样,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力法度创设孩子们乐于参与其中的活动形式,让他们在活动中有所得,有所悟。而在整个活动中,也充分体现了品德教育的生活性。
就在孩子们感知自身身体变化之后,我利用生活镜头把孩子引进了另外一个感知活动里。我把生活的镜头瞄准了班上一位经常做家务的同学。她在一天里帮妈妈洗菜、扫地、拖地、洗碗等等。在片段里,孩子们将会听到她妈妈夸自己的孩子在这一年里长大了,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了,减轻了父母的不少负担。
一石激起千层浪,班里许多孩子在这一年里都在家里帮助父母做过许多家务。我相机引导孩子:“你在家里,父母和其他人夸过你长大了吗?他们为什么这么夸你呀?”承接着孩子们的滔滔不绝,我先组织他们在小组里交流,让同学们都能感受自己的长大与进步,知道自己养成了哪些好习惯。而老师则作为参与者,细心聆听着孩子们在这一年里的进步与变化。儿童品德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
在儿童充分感知自己在身体、思想、行动的变化以后,我让孩子们一同收获成长的果实。在小组里展示自己的成长纪录袋。让孩子们在相互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全面感知同学们的变化。引导儿童在相互交流中进行自我评价和成长展示。用“找优点”的方式启发儿童客观、全面地评价别人,尤其是对那些平时容易得到消极评价或被忽视的儿童,老师注意引导儿童正确、全面地进行评价。在孩子们充分交流以后,我还适当启发孩子们:“你今后哪方面还能做得更好呢?”给他们一个再进步的空间。
课的最后,我以分享成长的快乐作为课后的延伸活动。组织儿童办一期“我长大了”展览,并让儿童把课堂上的展示拓展到生活中去。让大家都能知道我的变化,为我祝福。并为下一节课《二年级生活怎么样》提示参观学习的方向。
七、说板书
板书是学习的导游图,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探索。板书是老师的微型教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我的这一年》说课稿案,浓缩了教学思路。这样的板书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内容清析,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本课的教学内容。
小学品德的说课稿 篇10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的好习惯》。(板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教学教法、教学过程、教学板书等几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我的好习惯》是凤凰国标教材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成长乐园”中的一篇。本文体现了《品德与生活》内容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理念,意在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基础。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理解模糊不清。所以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习惯教育不在于告诉他们多少道理,记住多少规则,最重要的是运用一些具体生动的例子,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帮他们形成基本的做人道理和思考问题的取向。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娇生惯养,生活习惯不是很理想,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行为与习惯:在老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参与自我检测、讨论交流、制定计划、实践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品德行为习惯。
2、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到好习惯带来的益处,提高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学习制定计划,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共同体验活动的成果。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认识到好习惯有益终生,提高并强化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自觉性。
三、教学准备:
1、对学生已养成的习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多媒体课件。
3、 树叶贴纸
4、写有数字的圆片贴纸。
四、教学设计
教学中我努力从儿童真实的生活中挖掘课程资源,用讨论、现场调查、游戏活动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围绕什么是好习惯、怎样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养成的意义等逐层进行分析,设计中尊重儿童的生活体验,力争用儿童的生活来教育儿童,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围绕“我的好习惯”这一主题,设计了以下活动:1、自我检测、2、对错碰碰车3、小树快快长、4、学唱文明拍手歌。“自我检测”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对自己已有的好习惯进行初步的认识,在活动中同时与他人进行比较,知道有更多的好习惯还要培养。“对错碰碰车”让学生在对比活动中初步了解好习惯与坏习惯的区别。“小树小树快快长”,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学习拍手歌”,游戏方式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更能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道德规范的内化。
1、谈话导入——走进主题
当上课师生问好时,师与生谈话并创设三个问题,一、咱们班同学每天上课都要向老师问好吗?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三、你们是怎样养成这个好习惯的呢?由此学生明白这样一个小小的活动表达了同学们对老师的尊重,这真是一个好习惯。(本环节设计意在通过学生学习生活中一个真实而细微的常规活动,引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自然地导入活动主题,体现了本课程生活性这一基本特征,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2、自我评价——领悟主题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评价建议中强调:评价多样化。其中谈到“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过去课堂上的评价多是教师对学生、自己对他人(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恰恰忽略了自我评价。
活动一:自我检测:
首先教师取出本课插图,请学生说出图上好习惯的名称。其次给每一个好习惯编上号,指导学生了解插图内容。第三学生看看想想,把自己养成的好习惯的编号圆片贴在自己身上。最后教师请出部分学生说说自己贴的情况,进行当场演示,比如:请贴上“自己的事自己做”圆片的学生表演叠衣服;请贴上“不挑食”圆片的学生说说自己平时怎样做到不挑食的.等等。同时请其他学生对表演情况进行评价。
(本环节的设置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自我评价的舞台,在自我检测中,对自己已有的好习惯进行初步的认识,在活动中同时与他人进行比较,知道有更多的好习惯还要培养。这一环节的设计正是尊重了儿童的生活、激发了儿童对自我的认识。)
3、辨析解难——探究主题
活动二:对错碰碰车
1、闯关游戏,一共三关:看看图上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坏习惯?还要告诉他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2、每小组选一幅图派一个代表重点说说,同组同学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补充。(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意见进行电脑操作,答对了出示笑脸,反之则播放哭脸。)如:(针对图上课间因上厕所为了不迟到而奔跑的学生发言):我们认为这个小朋友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拼命奔跑是会摔倒的。
师质疑:不跑怎么行,要迟到了呀!
生明白要真迟到了,跟老师说,老师会原谅你的,因为迟到比撞得头破血流要好。
师质疑:如果我既不想迟到,也不想出意外,该怎么办?让生明白养成有事早点做的好习惯。
《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同时提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道德情感”。我们眼前的儿童并非一张白纸,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以及对生活的认识,但是由于受自身思维水平的限制,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是不全面的,甚至会有偏差。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是要让孩子明白我们的身上已经形成了许多习惯,有好的,也有坏的,要让自己健康、快乐的生活就要抛弃这些坏习惯。
4、书写表达———深化主题
活动三:小树小树快快长
1、请学生把自己现在计划养成的好习惯写在小树叶上,同时想想自己准备怎么做!(学生在纸做的绿叶上写想养成的上好习惯,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上光秃秃的树干图。)
2、让孩子们明白成长树上绿叶代表着许许多多的好习惯,好习惯越多,大树就会越茂盛。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一棵小树苗,我们养成一个好习惯,自己的小树上就会长出一片绿叶。
(习惯的养成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个不经意的过程,让学生用贴树叶的方法来展示自己的好习惯,是让学生为自己养成的这个好习惯而自豪;另一方面,我想用树叶这样一个具体化的健康形象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增强孩子在今后生活中自觉的养成好习惯的意识。)
5、 学唱儿歌——延伸主题
活动四:学习儿歌
把《文明拍手歌》送给大家,并希望大家按照儿歌里的要求去做,让自己的小树快快长大。(课件出示儿歌内容。)
(儿歌的内容来自儿童真实的生活,展现的是文明健康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记住规范,并在游戏活动中内化规范要求,进一步将好习惯延续到现实生活中去。)
五、教学板书
教学安排的其中一个环节学生写上自己好习惯的片片绿叶贴在成长树上作为板书。设计意图使生一目了然绿叶代表我们的好习惯,每一个小朋友就是一棵小树苗,好习惯越多,树就长的越茂盛,我们就更健康成长。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过程中常会生成动态的新资源,面对课堂教学中临时生成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会努力做到及时去捕捉这些闪光点,为每一个学生表现或发展自己创造机会,以达到《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理念,让课堂焕发生命。
小学品德的说课稿 篇11
一、说教材。
《我爱我的家》是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第一课。本单元以家庭、学校、社区这些学生的生活舞台为范域,以儿童所熟悉的生活为教学的基本素材,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中,学会做人和做事。本课注意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将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与时空相结合,引申出相关知识,以逐步形成学生看问题的整体视野。本课是本册书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要对学生进行该门课程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课总目标为让学生体会家庭生活的温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增进对家庭爱的情感。本课由两个话题“人人都有自己的家”、“我的一家人”和两个活动天地组成四部分内容组成。
二、说设计理念:
1、科学整合重组教材,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为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创造和开发课程留有一定的空间,是教师设计、组织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在进行教学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补充,进行再创造,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2、创设情境,重视情感的陶冶。本节课注重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的、情景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家庭的了解和对家深深的爱。
3、体现参与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品德与社会》教材作为一门思想教育意义的.综合性课程,其教育效果如何,学生的参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节课通过看温馨家的图片情境导入、介绍家庭生活、讲述我家的故事、汇报家庭调查表等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这种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过程加深对家的了解,认识到人的生活离不开家,激发爱家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确定本课的知识目标: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讲述日常家庭生活,
了解家庭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观察事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激发爱家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难点: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 了解,体会家人之间的关爱,懂得人的生活离不开家。
五、说教学准备。
学生:画一张自己家居的图画或拍摄自己家居的照片,并做好介绍自己家故事的 准备。
教师:搜集人们的家居图片、准备音乐《回家》、《让爱住我家》、家庭资料、照 片;做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活动一人人都有自己的家。(预计用时7分钟)运用多媒体幻灯再现一个温馨的家居图片,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在优美 的“回家”背景音乐下,展现温馨的家居图片,引导学生谈对家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课的话题之一“人人都有自己的家”贴出家的图片,说一说自己、家人什么时候最想家?
[这样的设计,与自己的科研课题相结合,用直观的图片、学生生活中的事例来帮助学生体验,获得对家的认知与感悟。]
(二)活动二介绍自己家的环境与日常生活。(预计用时11分钟)先由老师拿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介绍自己家庭的环境,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课前搜集并整理的自己家庭环境的情况,然后让学生全班交流,将家庭的图画贴在黑板中。[《品德与社会》课程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学要从生活中来,又要到生活中去。此设计紧扣“生活”二字,同时,让孩子们从同伴的情景到自己真实的生活中来,在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中,加深对家的认识、了解,]
(三)活动三讲述“我家的故事”。(预计用时12分钟)教师出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介绍自己的家庭故事;然后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各自家庭照片背后的故事,教师要注意从照片和学生的语言中找到深挖下去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家人之间的关爱、家庭的温馨。并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从自身的生活出发在与教师的平等互助交流中,通过直接参与各种实际活动,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本设计根据这一思想,设计了师生的互动活动,让学生不再成为被动受教育者,而是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四)活动四
汇报调查内容,主题升华。(预计用时10分钟)首先让学生汇报自己在对家人的调查中印象最深刻、最感兴趣的事,接着明确这使我们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更爱家人。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那我们怎样表达对家人的爱,做一个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呢?再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小结,同时播放背景音乐《让爱住我家》[品德与社会课程,其内容来源于生活,还要回到生活中去,去指导学生的生活,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切入口,以获得真实的体验与感悟,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课堂的针对性、时效性。]
小学品德的说课稿 篇1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xx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现在我能做什么》。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我能为大家做什么》是山东人民出版社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第三课《我能为大家做什么》中第1课时的内容。与上一个主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联系紧密,是上一主题的延伸和深化。这一课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现在我能做什么”是从两名小学生的讨论导入,以范例的形式呈现小学生现在能做哪些事。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书中老师的话起到号召作用,使学生明白“学做事”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不给别人添麻烦、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做一些有益的力所能及的事”是尊重他人劳动的表现。第二部分“将来我想做什么”是主题班会的形式“我的理想”,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想为社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并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理想。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这节课时,平时的生活中早已经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会做帮助他人的事情,大部分孩子懂得感恩,但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要做到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却很难。在学习这一课时,需要在边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边给学生渗透为他人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懂得在社会中、学校里、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给他人添麻烦。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说情的了解,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生活中,培养独立意识,乐于助人的精神。同时树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
【能力与方法目标】
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同时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道德习惯。
【知识目标】
明确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能为别人做的事尽量做。
四、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设立的教学目标,我设立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使学生了解自己能做到的事其实有很多。
【难点】
培养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并懂得不给他人添麻烦,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五、说教法和学法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心强,结合生活中的案例以及亲身的体验来进行教学,能更容易理解本课内容,为了体现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也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游戏竞赛法、小组讨论法、故事法。
在学生的学法上,我本着学生主体的原则,让学生采取以小组探究法等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运用一个“小巧手”争夺赛的活动进行导入:
A。活动要求: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参赛选手,可以是自己擅长的任何一件家务或劳动技能。另外,每个组的小组长作为评委。
B。评比原则:不一定做的最快就是胜利者,而复杂度较大、效果较好的将成长最后的胜利者。
C。开始活动:(1)小组先交流,选择出最出色的参赛代表。(2)选手和评委各就各位进行竞赛。
D。活动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表现总结问题和优点,尤其对于劳动技能比较生疏的学生,教师要强调,只要自己能干就应当经常自己干,这样就不会生疏了,也能为家庭和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那我们到底都能为他人做些什么呢?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在我能做什么》。
通过“小巧手”争夺赛的活动进行导入的意图是,提高学生的兴趣,以及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争夺赛当中感受自己具备的能力很多,能做成的事情也很多,为后面新课讲授环节做铺垫。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我能为他人做些什么
小组讨论:现在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小组内自由讨论,讨论的内容是:在生活中,我们作为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能够为他人做些什么事呢?大家把想到的事情汇总到一位小组代表那里,一会儿我们来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想到的最多。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代表1:在学校里,下雪天我们可以自发组织除雪扫除;有学生生病时,可以组织一次募捐。
代表2:在班级里,有同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的时候,应该主动提供帮助;老师带病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应该为老师打一杯热水。
代表3:在家里,妈妈做饭时可以主动帮妈妈洗菜,吃完饭主动收拾碗筷,让妈妈不用那么累。
……
总结:刚刚大家想到了在学校、班级还有家里可以为他人做的事情,其实从整个社会来讲,我们能做到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去敬老院慰问老人、放学路上看到路边的垃圾应该主动拾起扔到垃圾箱内等等。在这么多的事情当中,我们能够发现其实我们可以为他人带来很多帮助和安慰。
这一环节设置小组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碰撞思想的火花,集大家的力量共同来思考我们能为他人做的事情都有哪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二)不给他人添麻烦
过渡:我们知道了能够为他人做的那么多事情,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在生活中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自己做,尽量不给他人添麻烦。
故事分享:在日本的大街上,一个刚会走路的幼儿也背一个小包,打开后,里面装着他的奶瓶、尿布,当时觉得有趣。日本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育他们,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强化这种意识。如早晨上学要不要带雨伞,家长不直接告诉孩子,而是要他们自己注意收听天气报告;节假日外出旅游,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东西装进包里自己背上。这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凡能做的就要自己做,尽量不要给别人(包括父母)添麻烦。
小结:这是日本家庭培养孩子自立的一种方式。日本人不仅把“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看作是一种行为规范,而且也看作是一种道德修养。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幼儿都懂得的道理,我们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也应该向他们学习。
通过日本小孩子培养方式的剪短的故事分享,让学生真真正正的体会到我们应该从小就树立起自立自强的能力,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知道不给他人添麻烦是一种美德。
环节三:巩固提高
过渡:既然大家都知道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在此基础上尽力为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假如到一场真实的校园实践行动中来吧!
组织活动:以一次校园内实践的方式进行,使学生们积极地发现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去做。记录此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的人、实施怎样的行动,最后总结劳动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心得,交流体会。
小结:大家看着自己完成的每一项工作开心吗?看着因为你的劳动而绿化的校园,心里甜吗?同学们,自己动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都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让我们将这种开心进行到底,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做一个快乐的小学生。
运用真实的校园实践活动来巩固本节课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把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锻炼学生的实际行动能力,培养自主自立的意识以及为他人服务、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环节四:小结作业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帮助他人做的事情也尽量去做。
作业布置:下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未来我想做什么》,大家今天下课之后,每个人写一篇不少于50字的小作文,作文的题目是《谈未来的理想》。
通过这样的预习式作业,不仅能够让学生把前后两课的内容很好的联系起来,而且也能为下节课新课的展开提前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注重直观、简洁、突出重点,以下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小学品德的说课稿 篇13
教学目标:
1、通过班委竞选等民主活动,使学生学会在实践中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2、理解公平,公正在集体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做到对人对事公平、公正,为人正直。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课前调查:了解班干部是怎么产生的?学生喜欢哪一种方式?学生准备竞选演讲稿
2、学生汇报调查情况,确定用民主选举的方式改选班委。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活动一:制定选举的方法。
1、小组讨论选举的方法。
2、小组汇报,师总结
①先推选出计票人2名,监票人1名,唱票人1名。
②再推选出候选人,每组推选2人。
③候选人向同学们发表竞选演说,并接受大家的提问。
④全体同学投票表决,得票多的当选(每张选票写2名候选人)
⑤计票员统计得票情况。
活动二:选举活动
1、提名产生计票人,监票人,唱票人,鼓掌通过。
2、工作人员发选票
3、由各组推选候选人
4、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同学提问。
5、投票活动
(1)写选票
(2)投票、唱票
(3)宣布结果
6、总结:由新任班长发表就职演说
活动三:谈感受
1、找学生谈感受。
2、师总结:在集体生活中,学会行使自己的权利,公平、公正地对待人和事,选举班干部,推选卫生监督员、三好学生,我们都可以做主。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1、调查村干部的'选举方法。
2、关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经过。
小学品德的说课稿 篇14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课文《我们长大了》。这篇课文位于本册的最后一个单元——我们在成长。作为二年级下册的最后一个单元,这是对二年级孩子学习的一个总结,总结他们的成长,更是对他们的期望,期望他们以更自立的状态进入三年级。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思品新课标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本课通过展示学生自己的成长,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且通过发现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快乐。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这篇课文能够让学生在成长中得到自信,愿意去做懂事的孩子,为学生安排暑假生活,打下基础。
二年级下学期的孩子,还很小,很多事情还比较依赖父母,不过,他们已经有一些自立、自理的意识,而且渴望得到成长。根据本课的要求和二年级下学期孩子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和纪念物,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比较全面地认识成长的含义。
(2)积极参与与体验活动,提高体验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3)激发孩子欣赏自己的成长,学会展示自己,产生成长的喜悦感,树立自信心;
针对本课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和纪念物,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比较全面地认识成长的含义,产生成长的喜悦感。本课的`难点是让孩子从具体事情中懂得热爱父母,孝敬父母,懂得关心别人。
基于以上目标,我将在课堂上采用搜集资料法、讨论法、讲述法、角色表演法和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法。
学生将在调查、讨论、说话和写诗等过程中,认识成长的含义,产生成长的喜悦感。
接下来,我将简单阐述我的教学设计。我这一课分为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游戏导入,体验成长。
第二个环节是成长包展示,体验成长
第三个环节是朗诵诗歌,学会自立。
第四个环节是情景表演,学会懂事。
第五个环节是制作成长树。
现在,我将详细地说一说我的,每一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体验成长
1.猜照片:挑一位班里同学的照片,让小朋友们猜猜照片上的人是谁?
2.揭示照片主人。图中的小朋友长大了,所以,你认不出来了。长大会给我们带来很大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我们长大了》。
板书课题
(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生活的乐趣,对学习知识等是很有用的。一开始采用游戏导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成长包展示,体验成长
1.不仅照片可以让人感觉到我们的变化,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让我们感觉到成长的变化。幻灯展示课本48、49面。说说哪些东西可以展示成长的变化。
2、那你们有哪些东西也可以展现你长大了?请你们拿出自己的成长包,和同桌说一说吧。
(1)幻灯出示要求
(2)小组交流
(3)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成长包。
5、师小结:长大不仅是身体上的变化,更是随着你们学会了越来越多的本领,慢慢长大。
(课前我让学生去搜集有关自己成长的东西,可以是照片、作业、奖状等,把所有东西放在一起,做成一个成长包。思品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让学生动手搜集资料,可以提高学生的体验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让他们在自己的搜集东西的过程中,体会到成长的喜悦。)
三、朗诵诗歌,学会自立:
1、课件展示儿童诗歌《别说我小》。学生朗读。
2、鼓励学生,编成长小诗
①课件展示老师编写的小诗
②课件演示,根据学生发言编写小诗
【我选取了两首十分贴近学生的心理儿童诗歌,通过朗诵诗歌可以勾起学生的很多回忆。并且结合前面一系列的展示活动,让学生现场编写小诗,让学生对自己的成长有具体的认识,并为之感到骄傲自豪,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四、情景表演,学会懂事
1.幻灯出示课本第51面以及要求。请学生看屏幕:遇到这两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讨论,并试着演一演,一会到前面来表演。
2、我该怎么办?
从同学们的表演中,老师知道你们长大懂事了,学会关心别人了,生活中还会遇到许多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1)在爸爸妈妈工作忙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
(2)有好吃的东西怎么做?
(3)同学的笔掉在地上摔折了怎么办?
(4)垃圾纸满了怎么办?
3、你生活中有什么体现懂事的故事。写在课本上。
4、夸夸班上懂事的孩子
老师知道,我们班还有很多懂事的孩子呢,那就把他们找出来,夸一夸他们吧,想一想,你想夸谁?为什么夸他啊?
【让孩子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目标,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知道学会关心他人是长大了的一种重要体现。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情景表演可以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关心他人。让学生夸夸班上的同学,既可以让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也让被夸的孩子,感到骄傲】
五、制作成长树
1、刚才有很多同学都很棒,都比以前有进步,学会了很多本领,也学会了关心别人。我要请今天表现特别棒,特别懂事的人,挂上自己成长包里,认为最骄傲的一件东西。
2、师小结: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进步了,开心了,该感谢谁呢?你为什么会感谢他。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亲人的关心与照顾,离不开老师的教导,离不开伙伴的陪伴。所以,老师希望你们多学会更多本事,懂得关心别人,做一个长大了的孩子。
(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体会家长对孩子的爱,从而让他们学会关心家人)
教学无定法,还请老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成绩早些提高。
【小学品德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07-29
小学思想品德说课稿优秀03-24
品德与生活说课稿05-26
思想品德说课稿07-10
思想品德说课稿优秀10-25
思想品德说课稿【必备】11-23
品德与生活说课稿《小心,别伤着》11-20
初中思想品德《发掘自己的潜能》说课稿03-19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12-21